第128章(第3/4頁)

林曉和二丫隨著她們一塊到了後園涼亭。

縣令家的大小姐好奇問林曉,“鄉君平時在家做什麽呀?”

林曉勾了勾唇角,“吃、喝、玩、有時候做點新奇小玩意兒。”

有姑娘就迫不及待追問,“聽說你還會讀書?”

林曉點頭,“讀啊。”

有個姑娘意有所指道,“我在家只讀《女則》《女戒》。念那麽多書有什麽用?”

林曉歪了歪腦袋打量她,“你們家應該有兄弟吧?”

那姑娘一怔,“是啊。鄉君沒有兄弟姐妹才是另類。”

林曉點頭,“所以我爹娘才會盡心竭力培養我,讓我成為我自己的依靠。所以我念《女則》《女戒》無用。”

說完,她沒再搭理對方,看向園中那朵開得正艷的菊花,這菊花花色淺黃,鮮艷純正,整個花豐滿,花瓣旋轉開放,花瓣抱緊花心,像湖水一樣寧靜。

林曉問縣令家的大小姐,“這菊花養得可真好?這是何品種?”

縣令家的大小姐笑盈盈回道,“這個是西湖柳月,我娘養的,她最善種植菊花,每天都會悉心照顧。”

……

一場宴會下來,林曉整個人就像散架似的。

她靠在李秀琴身上,李秀琴摟著她,“怎麽了?不好玩?”

林曉搖頭,“不好玩”,她看向二丫,“你覺得好玩嗎?”

二丫也努嘴,那些大戶人家的姑娘談詩詞歌賦,談菊花也不講種植,講的是菊花詩,她聽都聽不懂,只能當個陪襯。甚至有人明著誇贊實則譏諷,當時她還以為對方是真心誇贊,可看其他人明顯不同尋常的反應,她才意識到那是譏諷。這就很討厭了。

二丫憋氣,“我就是覺得這些人好無聊。”

整天不幹活,就整這些,真是太沒趣了。

林曉樂了,“也不一定。每人喜歡的不一樣。”

二丫手捧下巴,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回了家,林曉就跟李秀琴說,“以後有帖子不要再找我了,我不想去。”

李秀琴也由著她,不去就不去吧。

其實她挺享受被別人恭維的,但是這古代頭飾戴著墜脖子,整場宴會,她注意力全集中在自己頭上,根本沒注意到這些人是怎麽誇她教女有方的。哎,她還不如在家聽他們村的婆娘嬸子誇呢。至少她不用遭罪。

李秀琴不知道的是,她們三人的行為也被大戶人家議論著。

李秀琴是完全不懂大戶人家的規矩,她不懂就靜靜聽別人說,林曉不會就坦坦蕩蕩承認自己沒學過,二丫不會,也沒啥心眼,別人問啥,她啥實話都往外倒。

他們嫌她們沒有規矩,心裏看不起她們。

不過鄉君名頭太響,他們不願就此放棄。

只是他們沒想到,之後的宴會,李秀琴全都推了,一個都不參加。回去就埋怨自己的孩子說錯話,惹得鄉君不高興,都不願跟他們來往了。

過了幾天,劉本忠提著半籃鹹魚來了小莊村。

他這次是為閨女的婚事來的,他想讓李秀琴幫枝秀說個好人家。

李秀琴喜歡枝秀,見劉本忠將這麽重要的事托付給自己,有種被信任的滿足感,笑道,“好啊,好歹是秀才的妹妹,說個好人家還是很容易的。”

劉本忠苦笑,“已經沒有秀才了。”

李秀琴和林曉齊齊看向他,李秀琴擰眉,“啊?她大哥不是已經考上秀才了嗎?”

提起這事兒,劉本忠就像老了十歲,滿臉都是辛酸,“那孩子為了他弟弟能有科舉名額,去求縣令將他的名額抹掉,然後跑去邊城當軍爺了。”

林曉猛地站起來,“啊?他當軍爺去了?”

那他前幾天來找她不是讓她幫忙出主意,而是來跟她告別的?她竟是完全沒意識到。

劉本忠捂臉痛哭,“他那麽瘦的身板可怎麽好啊?我可憐的麟兒啊?”

李秀琴已經從女兒那知道劉家發生的事了。

說實話各有各的難處,她還真不知道該怎麽選擇。

但是她是真沒想到劉文麟居然會這麽做。辛辛苦苦考上的秀才功名不要了,直接跑去當軍爺。這孩子可真是出人意表啊。

事已至此,李秀琴只能寬慰劉本忠,“雖然他現在沒了秀才功名,可是他的學識不是假的,興許能幫上官出謀劃策,將來也能當上百戶。”

劉本忠嘆了口氣,還百戶呢,他兒子能保住那條命就不錯了。

不過人家寬慰自己,劉本忠也不是那不識好歹的人,當即收斂心神,“他們兩個折騰,我是管不了了,但枝秀不小了,不能再耽擱了,這附近幾個村子,我也沒怎麽接觸,就想請您幫幫忙,給她說個人品好的人家,只要對方踏實肯過,沒有不良嗜好就成。”

這也是一片慈父心腸,李秀琴點頭答應了,“行,我會好好幫她找個好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