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第2/3頁)

吃完早飯,各家媳婦都開始擇菜、燒鍋、做飯。燉肉燉湯都要提前弄。炒菜可以晚一點。

晌午,各家婆子、媳婦及孩子都端著菜過來。

一盆菜大概可以裝六盤,一家就相當於奉上了十八盤菜。

菜式也相當豐富,有:粉蒸肉、八寶肉、芙蓉肉、鍋燒肉、燒豬肉、紅燒黃魚、清蒸鰣魚、烤羊排、羊羹、蘑菇煨雞、鴨糊塗、家常煎魚、悶黃鱔、芙蓉豆腐、芋煨白菜、豬肉炒豆芽、牛首腐幹、清炒台菜心、松餅、薄餅、蝦餅、蘿蔔湯圓、雪花糕、百果糕、雞豆粥、天然餅等。

主食有米飯、面條、白面饅頭以及花卷。

一盤盤菜端上桌,各家全都瞪圓眼睛,小孩子們忍不住湊到桌前數有多少樣菜,甚至興致勃勃告訴小夥伴,“這幾樣是我家做的。我娘大早上就起來做的,這雞還是我拔的毛呢。”

“這個豆芽是我娘前幾天就開始泡的。每晚都要起來換水。可麻煩了。”

小孩子圍著桌子嘰嘰喳喳,誰都沒有伸手。

等到了飯點,村民們讓林昌盛說兩句開場白,鄉下人也不會整哪些虛頭巴腦的,就只說了一句特實在的話,“希望咱們明年也能過上這麽好的日子。”

村民們齊齊鼓掌。

林滿堂拿著一掛鞭炮,招呼他女兒來點。

林曉拿著火折子小心翼翼靠近,等□□放到撚子上,她火速跑開,沒一會兒鞭炮就噼裏啪啦地炸響。

在村民們眼裏,今兒才是新年,才是幸福生活的開始。

林昌盛大手一揮,“開飯!”

大夥蜂擁跑進帳篷裏開始找自己喜歡吃的菜,這次也不是以家庭為單位,喜歡吃什麽就坐在哪兒。只要不是特別小,需要大人幫襯吃飯,大人都是不管的。

林曉剛剛被大丫拉進來,坐在一起,沒一會兒,桂香坐到她另一邊。

她們已經好久沒見面了,桂香整天待在家裏忙著做針線,平時不出門,而林曉是因為年紀大了,她爹不讓她去別人家裏。

林曉跟桂香打招呼,“你還好吧?”

桂香抿嘴笑,“好著呢。”

她有些不好意思,“你身上的衣服可真好看。”

林家現在有錢了,李秀琴又恢復前世那大手大腳的性子,給女兒買好看衣裳,她眼光好,口味好,挑的衣服就沒有林曉不喜歡的。

別的姑娘一件冬衣從入冬穿到立春,林曉卻是三五天就能換一件,而且每件都很漂亮,顏色還不重復。

林曉笑道,“我娘給我買的。”

另一邊,李秀琴坐在文娘子邊上,“你家虎寶呢?”

文娘子露出母性的光輝,“在家呢。這兒太吵了,我就讓丫鬟留在家看著。”

李秀琴見她瘦了很多,想來是夜裏照顧孩子累的,“待會兒,你得多吃些,好好補補。”

文娘子點點頭,打了個哈欠,“當了母親,我才知道養孩子有多累。真是一點都不得閑。”

李秀琴確實好些日子沒見文娘子了。當了母親,孩子就相當於綁在母親身上了。要是碰到抱孫不抱子的文人,那更是苦不堪言。

文娘子現在是甜蜜夾雜著痛苦,“可不是嘛。孩子見天地長,我之前做的衣服有幾件穿了一回就不能穿了。我不得不給他做大些。”

李秀琴嘆了口氣,是了,這古代的女人還要自己做衣服。

“對了,我家孩子已經長牙了,我什麽時候能給他吃鹽啊?每到飯點,我都讓丫鬟將孩子抱到旁邊吃飯。要不然虎寶看到菜就會饞。”

李秀琴仔細回想自己學過的育兒知識,“過了一周歲再吃。現在吃鹽對孩子不好。鹽吃太早,孩子會變笨,容易生病,腎也不太好。”

文娘子一聽有這麽多壞處,嚇得不輕,“不吃,我沒給他吃。”

兩人說話的功夫,吉時到了,大家拿筷子開動,也不必招呼,每個人都夾自己喜歡吃的菜肴。

這菜實在是太多了,大家吃到六成飽,菜還剩下一半,大夥不由放慢速度。

男人們聚在一塊喝酒吹牛,婆子們聚在一塊聊附近的八卦,媳婦們聚在一塊講娘家那頭發生的事兒,女孩子們聚在一塊聊縣城漂亮頭花,男孩子們聚在一塊聊有什麽好玩的東西。

棚子裏嘰嘰喳喳不停,等他們好不容易吃完,開始聽戲了。

飯菜也不必急著收。等看完了戲,要是有誰餓了,可以繼續過來吃。

剛剛吃飯時坐的條凳很快被大夥搬到戲台那邊,前三是孩子坐在稻草上,第四到第六排是一群孩子坐在條凳上,第七排至第九排是大人坐在條凳上,最後四排是大人踩在條凳上,從前至後呈階梯式。

戲台上,兩個裝扮喜慶的大娘和白面書生咿咿呀呀唱起來。

鄉下人聽不哪那些難懂的曲目,林滿堂特地選了鄉間通俗故事改編的小調。講的是白面書生在樹下看書,被大娘誤以為是小偷,有種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的滑稽,再加上這戲唱功爛俗,語言詼諧,人物逗趣,情節搞笑,引人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