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第2/3頁)

李秀琴知道他歸心似箭,特地叫林福全駕車護送他去軍營。

走的時候,車上帶了許多藥酒、口罩、羊腸線及蒸餾設備等。

來前,蕭定安給足了錢,方六曲就可著勁兒花。

等他到了軍營外,自有士兵過來搬東西。

方六曲打聽到蕭定安沒有上戰場,去了他的訓練點匯報。

蕭定安穿著勁裝,目光銳利看著面前這些士兵訓練,嘴裏喊著話,“現在流汗,好過上戰場流血。現在只是一時痛苦,好過家人一輩子痛苦。”

“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都趕緊給我跟上。”

“你們要是死了,你娘子改嫁他人,你的孩子沒人教,你的老娘沒人養,都給我打起精神。好好地活著,好好地拼!”

“你們不是為我而戰,不是為將軍而戰,你們是為自己而戰,為了你的孩子,為了你的老母,為了你媳婦,為了你將來的好日子,好好地練!”

……

方六曲忍俊不禁,這還是京城萬千少女的夢嗎?半點文采沒有,只有俗到不能再俗的話。

蕭定安眼尾掃見他回來,示意行佐繼續帶人訓練,他疾步走過來。

方六曲躬身行了一禮,“行長。”

蕭定安擡了擡手,看著他的黑眼圈,“回來了,都學會了嗎?”

方六曲點頭,“應是都學會的。還帶回一車藥品。”

蕭定安點點頭,正要轉身離開,卻聽方六曲將他叫住,“那藥酒其實並沒有用到藥材,而是酒。”

蕭定安回頭看著他,“酒?他們竟能釀出如此烈的酒?”

方六曲點頭,“對,而且我問過師傅,她說這酒第一次蒸時,是能喝的。但是因為酒太濃,人喝了容易出事,所以她才沒有賣。”

蕭定安半晌沒有回過神,“確實是個仁義之人。”他頗有些好笑,“你叫她師傅?”

難為他一把年紀竟能叫個比她小了一輪的婦人為師。

方六曲卻半點不自在都沒有,很認真地拱了拱手,“蒙世子信任,學得此法,方某感激不盡,自當拜其為師。”

對方能尊師重道,蕭定安自是非常欣賞,他也收了笑意,“你說的是對的。”

但是這遠遠不夠。對方送了他這麽大的人情,他就這麽白受著,有點不合適。

蕭定安回來時,就已給皇上寫了信。

這藥酒藥效太好,為免那些心懷不軌的人惦記,皇上不能從明面上賞賜李秀琴,所以暗地裏一定會給予好處。

另一邊,秦官一路顛簸終於到了林家。

當他表明來意之後,林曉就將自己已經遣人將玻璃鏡送到京城之事說了。

秦官剛喘口氣,還沒來得及休息,聽到這話,一口老血差點噴出來。

他伸著老胳膊老腿兒,“不成了!我得歇息兩天。”

上次是公差,一路上都有人伺候,怎麽舒服怎麽來。可這次呢?自家人那老馬三不五時就撂橛子,帶的仆從不熟悉地形,沒有安排好,有兩次露宿荒野,他只能吃幹糧。

林滿堂見此,讓範寡婦奉上熱水熱茶,又讓媳婦親自下廚做一桌好菜。

等秦官吃飽喝足,才有空問林曉玻璃之事。

林曉一五一十答了,末了還親自帶秦官去後院制造玻璃。

秦官越看越心驚,只覺得這丫頭聰明到難以想像。

你說她這小腦袋瓜到底怎麽長的,他們總明觀之前不是沒想過將玻璃研制出來,可每次都失敗了。

可人家呢?愣是做出來了。

關鍵她才十一歲啊。要是她接觸更多的書,學得更多,將來她會不會弄出更多好東西?

一想到這,秦官心裏開始熱乎乎。想著回去後,一定要說服皇上送一些書籍給鄉君。

秦官在此逗留了三日,緩過勁兒來,就帶著仆從回京了。

他們走後沒幾日,皇上派的儀仗隊伍就來了。

這次皇上封林曉為縣主。

絕對出乎李秀琴的意料,居然繞過縣君,直接封為縣主。不僅如此,皇上賞了五百兩金子。

這五百兩金子,明面上是賞林曉,其實還有一半屬於李秀琴獻給邊城藥酒的功勞。

金燦燦的金元寶擺放在堂屋,閃瞎眾人眼。村民們不敢直視,無不虔誠跪倒在地。

林滿堂一家三口,也不得不承認皇上這次真是太大方了。

送走儀仗隊伍,林滿堂大手一揮,請三天流水席。

如此大的喜事,縣令自然知曉。他顯然沒想到林曉居然連玻璃都能制出來。

玻璃是波斯國的貢品,說句價值連城也不為過。

誰不想有一面玻璃鏡,可它太過難得。大家也只能將念頭壓在心裏。

現在居然有人能將玻璃鏡制出來,可真是太出人意料了。

縣令可以想像在不久的將來,他也能買下一面玻璃鏡。

當然對於聰慧過人的縣主,縣令越發欣賞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