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第3/3頁)

林曉手撐下巴,“可多了。”她揉了揉臉,“這個白疊子種植,我之前看您種過,可今年的種植方法不太一樣。這是為何?”

林滿堂知道女兒不懂農事,就講得更仔細些,“白疊子之前在南方廣泛種植,因為不適應北方氣候,容易凍死。所以就要改良種子,種植方法要多樣化。”

去年他們家的棉花有一部分不適應這邊的天氣,凍死不少。她爹就換了種植方法。

林曉犯了愁,改良種子,這讓她怎麽寫?這個詞也沒出處啊。

林滿堂看出她的為難,“其實你不用寫這個,爹是為了改良種子,等改良過後,以後農民用的是改良後的種子。固定種植方法就行。”

林曉怔了下,“也就是說我要在書裏標注,用我書裏的種植辦法,白疊子的種子最好是咱們小莊村出產的。”

林滿堂點頭,“對,就是這個意思。”說完,自己憋不住笑了,他怎麽感覺這句話跟軟廣告似的。

林曉也笑,“興許這書寫出來還能為咱家多賺些種子錢呢。”

林滿堂爽朗大笑,“那可好了,咱們家的種子也能賣出好價錢了。”

與女兒閑聊一會兒,囑咐女兒早點睡覺,就送她回了屋。

時間一轉眼到了臘月,天氣明顯涼下來。

徐方帶人過來運豬,雖說沒有簽契約,但此次他運走的豬數量卻不少。

今年小莊村一共養了一千四百頭豬,再加上佃戶那邊五百多頭,加起來就是一千九百多頭,去掉光祿寺的一千頭,剩下的都可以賣給徐方。

徐方走後沒兩日,陸主簿帶人過來運豬。

他順便還帶了兩則消息過來,“朝廷成立了玻璃司,專門生產玻璃用品,比如玻璃杯、玻璃鏡和玻璃瓶。京城那邊大戶人家都以擁有玻璃鏡為榮。為了增加國庫收入,朝廷在明州成立了市舶司,允許私船出海。”

他給林滿堂一張牌子,“這是皇上為了獎勵縣主做出玻璃,特地叮囑我們送一張玻璃引過來,憑這個牌子,你們可以自己開家玻璃器皿店,每年少說也能有上千兩的收入。”

為了這張玻璃引,京城那些大戶人家都搶瘋了。皇上對縣主是相當仁義,上次就賞了五百兩金子,這次又送了玻璃引。而且這玻璃引不是只給一年,是每年都有。

林滿堂怔愣了下,接過牌子,起身朝京城方向鞠了一躬,“皇恩浩蕩,陸主簿回京,請代林某向皇上表達謝意。”

林曉撐著下巴,細細思忖陸主簿的話。她一直以為她爹是做生意的好手,沒想到皇上比她爹還勝一籌,瞧瞧人家這速度,短短幾個月功夫,居然就將玻璃賣到了國外。

其實仔細一想,玻璃在古代一直都是高端產品,普通百姓自然買不起,月國大戶人家就這麽多,當然要賣向外國。

林曉眼睛發亮,“私船可以出海?”

陸主簿見縣主感興趣,說得更詳細,“是啊。朝廷以前都是自己造船自己派官員出去賣貨,但是那幾艘船修修補補這麽多年,早就快要報廢了。國庫又沒錢造新的船,所以皇上允許私人出海,運來的東西有一半要交由市舶司。”

林滿堂抽了抽嘴角,不用出任何本錢,就能得一半好處費,皇上算得可真精啊。

林曉手撐下巴。啥船報廢要修補,在她看來這就是假話。真實原因是因為官船出海不賺錢,相反還很賠錢。

前世那個歷史書上寫鄭和七下西洋,每回都會帶回不少朝貢小國的官員,為了弘揚國威,每次皇帝都要賞賜他們不少東西,聽說鄭和帶回來的寶物都不夠賞賜,以致造成國庫連年虧損。所以明英宗才禁止鄭和下西洋。

本朝這個皇帝聰明多了,人家不關國門,直接讓私船出海,自己照樣收錢。

※※※※※※※※※※※※※※※※※※※※

我記得我寫《四個兒子》的時候,有個讀者給了我差評,理由是:我封建主義,禍害人。

當我寫《四個女兒》的時候,也有個差評,理由是:古代沒兒子不行。

這次我感覺,我還是會有差評。

再次重申,本文不講女權,一家人也沒有太偉大的想法,只是一家人在古代好好生活,實現各自價值的故事。

感謝在2020-10-13 23:23:01~2020-10-14 17:19:0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mermaid82 10瓶;土豆豆豆窩 5瓶;21330055、迷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