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第2/3頁)

不過剛開春,家家戶戶都很忙,白天沒時間,也就只能晚上過來。幾乎家家戶戶都是這種情況。

孩子們脆生生回答,“知道了,娘。”

等他們遠去,小孩子們望著他們離去的背影,眼睛漸漸蓄滿淚,一個個嚎啕大哭,“我想爹娘了,他們會回來的吧?”

大點的孩子就瞪著弟弟,“當然會回來。你胡說什麽。”

李秀琴攬著小孩子們瘦弱的身板,“養了豬,你們年底就有壓歲錢,也有新衣服穿,還有戲看。還可以吃肉。你別哭啦。再哭,這些東西就全沒啦?”

孩子們眼裏含著淚,可憐巴巴看著她。

李秀琴心都跟著軟了,放柔聲音,“你們別怕啊,就幾天時間。你們留在家,乖乖的,不要玩水,不要去山上,就老老實實待在村裏。到點就回家吃飯,天黑就趕緊回家。不要讓你們阿奶跟著操心,知道不?”

“知道了。”

孩子們擦幹眼淚,沒一會兒又嘰嘰喳喳炫耀起來,“我娘給了我五文錢,讓我自己留著花。”

“你才五文呀?我有十文呢。還是我娘大方。”

“才不是,我娘還給我買牛皮糖了,她說一天吃一塊,吃完,她就回來了。”

“啊?你有牛皮糖啊?我沒有。我娘給我炒的花生。我跟你換吧?”

“我不要。我家裏也有花生。我喜歡吃牛皮糖。”

孩子們又嘻嘻哈哈玩起來。李秀琴忍俊不禁,到底是孩子,很快就將不快丟到腦後。

林曉給二丫塞了一顆糖,“你別哭了。你大姐是跟去買小豬仔的,她又不是去享福的。你和阿奶好好待在家吧。阿奶年紀這麽大,得要有人留在家照顧她啊。”

大伯家去了四個人:大伯,大伯母,大利,大丫,家裏只剩大吉,二丫和林老太。

二丫攪著手指,抿了抿嘴,“我知道。但是我也想去。”

她就是覺得自己好像被他們剩下了。

林曉不明白二丫的心思,看到幾個大點的孩子往沙地方向走,叫住他們,“你們這麽快就去打掃啊?”

“對啊,在家閑著也是閑著。早點打掃完,我們就能好好玩了。”

林曉點點頭,目送他們遠去。

林曉扭頭發現二丫還是悶悶不樂,笑著上前拉二丫的手,“走,我家有好吃的,我帶你回去吃。”

二丫被林曉拽進林家院子。

身後傳來啪嗒聲,李秀琴回頭看,原來是文先生趕著牛車要出村。車上文娘子滿臉焦色正抱著寶柱,時不時拍打包被。

李秀琴上前仔細察看孩子的氣色,寶柱睜著那雙眯縫眼,皮膚紅紅的,小嗓子哭得上氣不接下氣。

李秀琴蹙眉,“孩子又病了?”

文先生滿臉疲憊,顯見昨晚沒睡好,揉了揉臉,“是啊,昨晚哭了半宿,早上起來額頭發熱,也吃不進奶。上回吃的藥,這次不管用了。我們送去縣城看看。”

李秀琴點頭,示意孩子們給他們讓路。

牛車錯身過去的時候,李秀琴突然想起來,在後頭問,“你們家不是說養豬嗎?有人去了嗎?”

文先生甩了一鞭子,頭也不回,聲音飄過來,“去了,萱兒和小山去了。”

小山是文先生新買的下人,窮苦出身,擁有農民孩子吃苦耐勞的優點。

李秀琴嘆了口氣。

婆子們拄著拐杖回了家,孩子們留在村口玩鬧,李秀琴回家吃早飯。

她最近嗜睡,早飯推遲了半個時辰。在外面站這麽長時間早就餓了。

吃完早飯,林曉要去果園那邊摘野花。

一個冬天憋在屋裏看書寫書,林曉早就悶壞了,老早就想給房間裏添點花花草草,增點色彩。

李秀琴聞言,詫異看著她,“秦祭酒不是剛給送書給你,你這麽快就看完了?”

“沒有。”林曉犯了愁,嘟噥著嘴,“娘,我想有個船匠供我使喚。這書沒有圖,不夠直觀,我想照著書上描述畫一個。”

李秀琴怔愣了下,閨女是試驗的好苗子。書上寫的東西,她不會全部相信,必須有實物擺在她面前,驗證無誤後,她才會相信。

李秀琴仔細想了想,“船匠怎麽會賣身呢。”

船匠屬於匠籍,比賤籍高一層。船匠靠手藝吃飯,只要不是天災人禍,就不會餓死,一般來說,不會賣身。

林曉抿了抿嘴,“不賣身,找個船匠幫我定做也行。咱這附近哪兒有船匠啊?”

李秀琴還真不知道,但是上次去大河那邊看果園,她瞧見大河裏的船,想來新陵應該有船匠。她琢磨著,等範寡婦回來,她就去向人打聽哪兒有船匠。

她還沒將自己的想法與女兒說,只聽女兒嘆氣道,“哎,就算找到船匠恐怕也不成。郝木匠都那麽忙,船匠肯定比他還忙,啥時候才能輪到我呀。”

去年木材價格跌了一成,郝木匠接單子接到手軟。林曉找他做活都要另外加錢才成。造船工期可比木匠長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