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第2/3頁)

她可沒做過生意,上回賣西瓜,全托了周簡的光,這回玻璃鏡貴成這樣,她能不擔心嗎?

林曉抹了下眼睛,“娘,咱們玻璃可是獨一份,要是這獨門生意都做不好,說明您請的人都是廢物。”

廢物是不可能的,這些人可都是鄭氏以前店裏的老人。有多年做生意的經驗,待人接物那都是一頂一的好。

李秀琴得了些許安慰,只是等著到底心焦,伸頭往外看了一眼,算了算時辰,“也該回來了吧?”

範寡婦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奶奶,還早著呢,人才走了半個時辰。”

李秀琴扶著肚子在堂屋溜達,又側頭看向女兒,“開業那天,你一人能行嗎?可別出了岔子。”

她閨女倒是不會露怯,但她擔心女兒會說些不得體的話,將客人晾在那兒。

這孩子有時候說話太直白,讓人下不來台。那可都是大戶人家的女眷,可不能得罪。

林曉搖頭,“沒事兒,為了錢,我一定好好地笑。能不說就不說。”

李秀琴撫了撫額,“你請人家進去,你不說話,那樣太冷淡了。”

可是細細一想,讓閨女變得八面玲瓏也不可能,也就沒有勉強,“行吧,到時候,你找個理由告辭,讓下人接待。”

“好。”

又等了片刻,李秀琴喝了碗湯,送帖子的鄭氏才回來。

一進院門,幾雙眼睛就齊齊看向她,李秀琴更是急不可耐開口,“知府夫人怎麽說?”

鄭氏笑了,“咱們可是縣主,他們不敢不接,知府夫人見了奴婢,說到時候一定會帶家裏女眷過來捧場。”

李秀琴松了一口氣,“那就妥了。”

鄭氏扭頭看向林曉,她就像看個金娃娃,誰能想到呢,這小小的童生家竟出了個縣主,而且還是皇上親封的。

李秀琴也看向閨女,“以前在鄉下,咱們很少拿縣主派頭,沒想到進了府城,才知道縣主帖子這麽好用。”連知府夫人都給面子。

知府夫人雖說是從四品誥命,可她男人是知府,有實權的,比不得她閨女,只是名頭好聽,其實半點實權都沒有。

鄭氏笑道,“奶奶,您這是心善,不好跟別人擺架子。在府城,別說縣主了,就是縣蔚家的小姐都有譜兒。哪像咱們縣主這麽隨和。”

這話李秀琴愛聽,拉著女兒的手反復揉,“可不是嘛。”

範寡婦也湊趣,捧了林曉幾句。

一屋子都在誇她,林曉渾身不自在,起了一層雞皮疙瘩,繃著小臉起身,“娘,既然知府夫人都接了帖子,想必其他人也會來,我回去看書了,剩下的事就由您來安排吧。”

李秀琴點頭,看著女兒出了堂屋。

鄭氏過來給李秀琴捶肩,“縣主這是害羞呢。”

李秀琴笑笑,“剩下的帖子,你再去送送吧。”想了想,她一個人可能跑不了,“讓喜鵲和萱兒幫你的忙。人多也能快一些。可別落了誰。”

鄭氏點頭應是,帶著喜鵲和萱兒出了堂屋。

三月初十,陽光明媚,萬裏無雲,又是一個好天。

府城最熱門的一條街,此時已是人聲鼎沸。

萬千玻璃店還沒開業,許多大戶人家都翹首以盼,就等著進去買個玻璃鏡。

聽說這玻璃鏡在京城賣得很火,一面成年男子巴掌大的玻璃鏡要二十吊錢,銅鏡大小的玻璃鏡要五十吊錢,能照出整個人要一百吊。

貴是貴了點,但這玻璃鏡非常清晰,能將人臉上的皺紋都照得清清楚楚。

現在終於開業,大家奔走相告,站在門口看熱鬧。

一陣敲鑼打鼓聲中,一頂頂轎子落下,有人自動上前揭車簾,裏面走出大戶人家的女眷,她們頭戴帷帽,由身邊的丫鬟攙扶,慢慢上了台階。

圍觀群眾看著這派頭,一個個都伸著脖子好奇得不成。

“這是誰家的夫人?身上的衣服可真好看。那是錦吧?”

“應該是。”

“我認識那個夫人身邊的婆子,她是府經歷老爺家大夫人身邊的婆子。”

“我認識右邊那個夫人身邊的丫鬟,她曾經到我們店買過胭脂,哎呀,她是州判府的。”

周圍看熱鬧的百姓議論紛紛,“這些夫人身份不一般啊。”

吵鬧間,鑼鼓不知不覺停了,下面有人唱名,“同知夫人到。”

圍觀百姓一個個住了嘴,在別人提醒下,下跪行禮,就連剛剛到的那些低品級的夫人也都福了禮。

再然後又一個夫人下了轎子,“知府夫人到。”

眾人再次下跪行禮。百姓們激動得不行,竟是知府夫人,他們居然能看到知府大人的家眷。平時可見不到如此大的官員。

眾人伸著脖子想一看究竟,卻被護衛們攔著,中間空出一條道,這些夫人由知府夫人領頭,走到這家店門前。

在萬千矚目中,齊齊給那站在店門口中間的小丫頭行禮,“參見廣德縣主,縣主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