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3頁)

林曉在車裏悶得厲害,便下了牛車。

擠不進去的大娘大嬸們便圍住林曉,握著她的手,不停寒暄,“曉曉啊?你坐了一路車餓了吧?走,跟我大娘回家吃口熱呼飯。”

“我家今兒燒了肉,走,去我家吃吧。”

“你們家算什麽,我家今兒燒了炕。”

……

林曉胳膊都被她們扯痛了,“那個,我不餓。你們能松開我嗎?”

等李秀琴從車上下來,大娘大嬸又圍住她。

林曉總算解脫了。

沒走兩步,又被村裏的女孩子們圍住,就連平時不怎麽出來的桂香和春娘也擠過來。

“曉曉?你身上的衣服真好看。”

“曉曉?府城好玩嗎?”

“曉曉?大半年沒見,你怎麽又變白了?”

……

林曉拉著她們的手,“走,先回家,這兒太冷了。”

她緊了緊身上的衣服,現在已經十一月了,冷風直往人脖子裏灌,這些人一個個凍得鼻涕直流,也不嫌冷。

大丫和二丫也擠過來,簇擁她往家走。

推開家門,前來開門的林廣源家的孩子。

走之前,他爹將家裏交由廣源大伯照看。他們一家便住在偏房。

“曉曉?你回來啦?昨天我和我哥就把樓上樓下全都打掃幹凈了。你快上去吧。我剛剛給燒了熱炕。”

林曉從兜裏抓了一把糖給他,“給你,快吃吧。”

對方捧著糖,樂得不成,孩子們瞧著眼饞極了。這可是府城的糖,看這花花綠綠的糖紙,就知道裏面的糖肯定很好吃。

林曉示意大家先進屋。

等進了堂屋,林曉上了炕,讓跟在後頭的喜鵲每人都發了五顆糖。

拿到糖,孩子們迫不及待剝開糖衣往嘴裏塞。

大丫離林曉最近,“曉曉?我聽我爹說,你們明年要去京城?”

林曉點頭,“是啊。不過要過完年才走。”

大丫掰著指頭算了下日子。還有一個多月,也挺好。

林曉細細打量大丫,“這麽久不見,你皮膚白了好多。”

大丫笑得有些羞澀,“今年夏收和秋收,我爹娘找了長工,沒讓我出去。”

林曉恍然,怪不得呢。

二丫趴在林曉耳邊,小聲道,“前陣子中秋,馬家來送節禮,說定了日子,明年十月,大姐就成親呢。”

明年,那就是十六歲?

林曉撐著下巴,“也太早了吧?”

二丫一愣,“不早啦。我們這兒十五就成親多的是。我爹特地多留了我姐一年。”

“那大吉哥和大利哥呢?他們啥時候成親?”

大丫搶話道,“枝秀她哥是讀書人,她要守孝,打算出孝後再成親。”

林曉點頭,枝秀比大丫還小呢,成親晚也是好事。

二丫接話道,“本來我爹讓二哥先成親。可自打聽說二叔中了舉人,就說女方也要守孝,得等出孝後再成親。”

本來張家沒有人科舉,祖父祖母去了,守孝就按本地習俗來,守百天就成。可男方這邊走了仕途,那就得按照國法來,守一年的孝。

林曉掰著指頭算了算,晚一年,就是十八,按照她前世的算法,這個年紀算是成年人了。那還好。

“日子定了嗎?”

“定了,定了四月份初四。說是四四如意。日子很吉利。”

三月是單數,很少人會選三月成親。

林曉點頭,也覺得這日子不錯。

林曉側頭看向桂香,“你呢?你家日子定了嗎?”

桂香點頭,“定了,也是明年及笄後。”

這個才是真正的十五就成親。

林曉只能恭喜對方。

他們小姐妹在裏面聊著,大人們也都進了院子。

聊起了建舉人牌坊的事兒,這可是大事。全村老少都盼著林滿堂回來,各家也都慷慨解囊,願意出一份力。

三十吊錢就能蓋個威武霸氣的舉人牌坊,二十五戶人家,一家出了一吊多錢,就可以讓整個村子揚眉吐氣,多好的事兒。

林滿堂騎虎難下,想著也確實是好事兒,便答應了。

他這邊吐口答應,村民們立刻讓張作頭現在就去定磚。

林滿堂看他們急成這樣,哭笑不得,“這都上了凍,又不是現在就蓋,急什麽。”

“怎麽能不急。自打二月來了敵軍,各家都把院墻加高了。磚窯場的磚都排到明年了。可不就得趕緊定。”

原來竟是這樣,林滿堂也不好再攔。

村民們又問了些林滿堂在府城的情況。

林滿堂自打進了府城,幾乎沒出來逛過,他根本說不出好賴。

不過好在這些村民們也不是真的想聽,只是想留下來跟林滿堂親相一下,套套近乎。

沒一會兒,就換成林滿堂提問,“怎麽樣?家裏豬都挺好的吧?”

有人回答,“都挺好的。但是咱們心裏也慌啊。滿堂,你說今年這豬真賣不上價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