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第2/3頁)

他們便只能跟那些靠品學兼優進來的貧家子們相交。

這些人交友廣,得知這兩人來自新陵縣,便說自己也有一個朋友是新陵縣的。

雙方一介紹,原來認識,竟是族長的大兒子劉軒。

無論他們與劉家有何不愉快,在外人面前他們是一塊的,就得表現出親昵。於是便請對方代為引薦。

雙方見面後,林滿堂倒是對劉軒多了幾分好感。

這劉軒與他父親完全不是一類人。

他父親張揚霸道,劉軒坦誠老實,一見面就關切地問劉青文情況,又代父親致謝,“上回他寫信,雖沒有明說,但我察覺出他生了悔意。你莫要怪他。以往他寫信給我,總是誇你有多聰慧,讀書天份有多高,還讓我弄些書給你。他對你傾盡太多精力,只他不懂得分寸。家裏也沒人能勸誡他,你莫要怪他。”

面對這樣一張善意的臉龐,劉青文還能說什麽,只能搖頭,說自己不怪。他也有錯雲雲。

林滿堂想試探這人脾氣,便故意問他這麽多年也不回家。

劉軒苦惱,“非是我不想,而是父親不讓,他說除非我考上進士才可以回家,否則到了家門口,他也要將我攆回去。我父親對我傾注太多,是我太讓他失望了。”

這劉族長行事霸道是不分人的,甚至越親的人,他越想控制,美其名曰:為你好。

林滿堂竟是無話可說。

劉軒卻問了林滿堂關於家父的問題。

林滿堂倒是實話實說,“你父親身體不怎麽好。族中又沒有可以幫襯的人,他脾氣還跟從前一樣。”

劉軒低低一嘆,好半天沒說話。

還是林滿堂看不下去,問他現在在哪兒讀書。

劉軒淺笑,“在鳳棲書院。”

鳳棲書院是京城大儒開的書院,聽說每年都有不少舉人中進士。名次還都不低,頗有些名氣。

跟名氣相對應的是這書院束脩頗高。一個月至少也要四五吊錢。一般人家可進不去。

劉家在新陵算得上有錢,可這樣的家境竟能在京城供他讀了十年的書,這有些匪夷所思。

劉軒似乎知道他所想,忙解釋,“之前拜了個私塾先生為師,這一年才被鳳棲書院收了。”

林滿堂恍然。

劉軒羨慕得看著他們,“聽說你們在國子監讀書,那裏都是名家大儒講課,真是好福氣。”

林滿堂謙虛幾句。

劉軒看了眼天色,要回去念書。

林滿堂便約他,休沐那天帶妻女去他們的住處玩。

劉軒也沒客氣,記下地址,就匆匆離去了。

等他走後,林滿堂便讓順安跑一趟回家。

李秀琴聽知三日後休沐,要將劉軒一家來府上坐客,也是有些驚訝。

他們家跟劉家不是鬧僵了嗎?他怎麽又跟人家大兒子走得這般近?還請對方來家裏,這不就是要跟人家長久來往的意思?

林曉猜測,“可能是那劉族長行事太霸道,他大兒子反倒是個謙遜懂禮的人嗎?”

當父母的要是太霸道,孩子一般都會唯唯諾諾。

李秀琴細想了下,她閨女這話倒還真有些道理。

一般不作為的父母,孩子才會早熟呢。

那被父母寵愛的孩子才會長不大。就像她閨女。

三日後,林滿堂和劉青文休沐,林家接待劉軒及他的家人。

劉軒的妻子姓關,名文淑,他們的閨女今年九歲,叫劉錦凝。

大人們在廳堂說話,李秀琴讓女兒帶劉錦凝去屋裏玩。

林曉便帶她到自己的院子裏。

劉錦凝年紀小,卻一點也不鬧,反而很安靜內斂,瞧著也很文靜。

她好奇地打量著林曉的書架,“你這裏竟有這麽多書?”

她靠近了看,卻發現除了四書五經,經史子集,跟她爹書房裏的一樣,其他書都未見過。

“林姐姐,你看這書,是想造一艘船出來嗎?”

林曉點頭,“是啊。”

她帶劉錦凝去自己的東廂,裏面果然有一艘模型,這些日子,她已經將船做好了,測試也通過了。她正打算拿去秦祭酒家,想讓他幫忙弄到工部,造出一艘大船呢。

劉錦凝眼巴巴看著這船,顯見也是相當好奇,只她性子乖巧,哪怕再好奇,都沒有伸手碰一下。反而興致勃勃問她,“林姐姐,你什麽時候做大船啊?”

林曉揉揉她腦袋,“至少得三年。”

劉錦凝有些可惜,但還是眼巴巴看著她,“等做成大船,我可以上去看看嗎?我還從未坐過船呢。”

林曉也不敢保證,“要是真做成大船,也得在海邊,這是海船,如果你有機會的話,當然可以。”

劉錦凝聽到是海船,眼睛瞪得溜圓,“那要多長?”

“至少也得一百二十步吧。上面至少能載上千人。”

劉錦凝聽著稀奇,驚叫連連。

這小丫頭對什麽都好奇,林曉說什麽,她都愛聽,兩只烏溜溜的眼珠子不錯眼地看著你,乖巧地聽你說,半點也不知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