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2/3頁)

桂香這兩天一有空就過來陪李秀琴,不過她自來閑不住,每次來都要拿繡活,一邊嘮嗑,一邊做繡活。

李秀琴想到關文淑那眼睛,又看著桂香,勸道,“桂香,你這眼睛可不能用得太勤了,你瞅瞅你劉嬸,她那眼睛看人都模糊了,聽說就是繡活做太多導致的。”

關文淑是劉軒考中秀才後,劉族長給大兒子娶的,關父是秀才,家境也算可以,陪嫁也不低,只劉軒考中舉人,搬到京城,他們家花費日益增多,日子開始過得捉襟見肘。

關文淑也沒旁的技能,只能靠做繡活貼補家用。

李秀琴很擔心桂香也走關文淑的老路。

桂香抿嘴一笑,“嬸子莫擔心,我打算招幾個小丫頭幫忙做繡活,指點別人做。”

劉青文瞧見劉嬸眼睛成那樣也嚇壞了,回來就讓她少做些繡活。可家裏條件擺在這兒,一點不幹活,還真不成,她便想了這個主意。

李秀琴也覺得這主意不錯。

這古代的繡活也屬於秘方,輕易不會教別人。

小丫頭拜她為師,她每月可得一筆不少的束脩。

而且學針線起碼得五年以上,這筆錢還是很穩定的。到那時估計劉青文也考上了。

桂香默默一嘆,“劉嬸年紀還這樣輕,眼睛就成這樣,也確實太嚇人了。”

說著無心,聽者有心,李秀琴心中一動。她突然想到一個好物件。

前世許多學生眼神不好,不是都配近視鏡嗎?

她記得前世她爸的近視鏡就是玻璃做的。她閨女應該會做吧?

晚上,等閨女回來,李秀琴問女兒,“你會做眼鏡嗎?”

她其實也不太確定,只是想試一試。

林曉怔愣了下,她竟然沒想到做一個眼鏡,“會做。近視眼鏡是凹透鏡,老花鏡是凸透鏡。但是玻璃眼鏡很重的。”

現代的眼鏡都是樹脂的,戴在鼻子上一點也不重。可玻璃就很重。她一時之間沒想起來。

李秀琴完全不當一回事,擺了擺手,“重怕什麽。總比瞎了好。你也看到你劉嬸那眼睛有多模糊。她還不到四十呢,這以後可怎麽整?有了玻璃鏡,起碼她不會鬧之前的笑話。”

林曉一想也是,只還是有些遲疑,“咱們都把玻璃方子獻給皇上了。咱們還能做嗎?”

李秀琴也有些糊塗,“要不然問問皇上?”

林曉無奈,“我怎麽問?我又不是官員,只要遞個折子,皇上就能見我。”

她想了想,“我問問秦祭酒吧?讓他幫忙問下皇上。”

這種小事不好寫折子。就等皇上什麽時候想起秦祭酒,他才能順嘴問上一句了。

李秀琴想想,也只能同意了。

第二日到了總明觀,秦祭酒剛要給林曉說羅盤的知識。

林曉先問秦祭酒,“我能不能在玻璃上改進?”

秦祭酒怔了下,“你想做千裏望吧?千裏鏡照在東西上,能讓東西放大數倍。”

林曉擰眉,千裏望?聽他的形容好像是放大鏡啊。這古代竟也有放大鏡?

林曉搖頭,“不是千裏望,你剛剛說的放大鏡是咱們國家制出來的?”

“不是,也是從海外傳過來的。價格昂貴。只有皇宮才有一個,聽說在榮華夫那兒,她總抄經書,眼神不怎麽好。”

林曉恍然,老實搖頭,“不是千裏望,是戴在眼睛上方,能讓人視野變得清晰的東西。”

秦祭酒一聽,眼睛登時亮了,“真的可以?”

雖然他一再愛惜自己的眼睛,但是這麽多看書,眼睛早已不如以前。有時候為了眼睛著想,他不得不讓隨從念書給自己聽。

林曉也不敢打包票,“我想試試。”

秦祭酒拍板,“行,你試試。之前玻璃就是在咱們總明觀制成的。你現在要改進,自然也行。沒事兒,我替你兜著。”

林曉眼前一亮,當即就開始琢磨凹透鏡。

她找到金剛砂,磨砂,磨刀石,水,松節油,玻璃片。

這玻璃片是總明觀之前做的玻璃。東西做得很厚,很適合當鏡片。

林曉將自己關在屋裏自制拋光粉,而後開始打磨鏡片。

林曉花了三天時間,才打磨出一個凹透鏡,這凹透鏡是經過她反復測算得來的。做好後,她又做了一個一模一樣的。

兩個都做好後,又找鐵匠定制了眼鏡框,將鏡片鑲嵌在鏡框裏,鐵制的眼鏡腿掛在耳朵上。

做好後,林曉將眼鏡拿給劉嬸試戴。

之前也沒測試過劉嬸眼睛近視多少度。她做的是兩只鏡片都是五百度。主要是這個度數效果才更明顯。要是兩百度,可能根本感受不到眼鏡的神奇。

關文淑戴上之後,剛剛還模糊不清的人臉立時變得清晰,她激動得差點落淚,“這…這是何物,為何如此清晰?”

桂香見她激動成這樣,有些不信這東西這麽神奇,就伸出三根手指,示意她看,“劉嬸,這是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