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第2/3頁)

沒過多久,林滿堂就寫完了整整一頁紙的計劃。

等字幹了,他將紙折起來揣進懷裏。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寶柱稚嫩的小嗓音,“爹?娘?”

林滿堂和林曉出了書房,寶柱邁著小短腿跑過來,朝他手裏塞了一把石子,獻寶似的捧給林滿堂看。

林滿堂蹲下來陪他玩。七七扶著墻顫巍巍練習走路。奶娘在後頭跟著。

林滿堂問閨女,“你娘去哪了,她怎麽還沒回來?”

林曉這才想起她娘到現在還沒告訴她爹開藥鋪的事兒,便將事情簡單說了一遍。

林滿堂微微有些驚訝,“家裏兩個孩子要照顧,她去藥鋪,忙得過來嗎?”

他這兩個月忙來忙去,還真沒留心家裏。媳婦既要管著後院,又要去藥鋪,這得忙成什麽樣兒。

“應該能吧。”

兩人說著話,李秀琴帶著範寡婦從外面回來了。

進了院子,看到林滿堂也在家,李秀琴有些意外,“你這個大忙人整天見不到人影。現在不忙了?”

林滿堂點頭,“不忙了。但是你好像比我還忙。”

李秀琴嘆了口氣,“忙啥呀,我待在醫館一天診的病人連一只手都數得過來。”

林曉提了個建議,“娘,這邊都窮,我覺得你還不如義診呢。”

“我已經義診了。已經義診好幾天了。只要路過的人,我讓他們都喊了一聲,可診完後,發現他們其實並沒有病。當然營養跟不上,身體虧得厲害,這種病估計他們也不會放在心上。但是像外面的常用病,比如風寒、咳嗽、發燒,這邊好像很少生病。”

鄭氏笑道,“奶奶,不說別人了,咱們就說家裏這幾個孩子,在京城三不五時就生一回病,可到了這邊一回病都沒生過。可能這邊天氣好,不容易生病呢?”

李秀琴細細一想,看向林滿堂,“你之前說得對,這邊的人確實很少生病。咱們還真是來對了。”

只要孩子少生病,那她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給他們調理身體,讓他們身體有了抵抗力,以後就算到氣候惡劣的地方,也能扛一扛了。

林滿堂也笑道,“那可好了。”

他想到上回百姓說的,這邊蔬菜可以種八1九茬,“這種氣候不僅人少生病,蔬菜也會早熟。如果種水果也能早熟,但是這邊良田太少,為了多得些錢,他們更願意種蔬菜。”

說到這裏,他突然想起什麽,扭頭就往外跑。

李秀琴愣了下,這人怎麽了?

林滿堂去了前衙,找到許二郎,問起扣除鋪路的錢,賬上還有多少錢?

許二郎換算一遍,“還能剩下兩百斤金子。”

林滿堂點頭,叫了順安往外走。

兩人漫無目的到了城郊,四周都是長勢茂盛的小青菜,老太婆拿著籃子小心翼翼在地裏間菜苗,大的先賣出去,小的留在地裏再長,直到所有菜都賣完。

現在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鄰縣百姓要穿棉襖過冬,重德這邊只用穿兩件秋衣就可以禦寒。

林滿堂看向良田後面就是連綿不絕的山脈。

他從地頭繞到後面的山裏。

順安跟在後頭,“大人,您瞧什麽呢?”

林滿堂走到兩座山脈中間,這裏的土是硬邦邦的,長不了莊稼,但是卻可以擺放東西。

林滿堂讓順安跑一趟,“你幫我去趟鄰縣找專門做瓦罐的,問問他們能不能做類似豬槽的瓦槽。下面要有兩個孔。先給我做十個。”

順安有些糊塗,“大人,咱們要這個做什麽?”

林滿堂也沒瞞著他,“我想試試能不能用瓦槽種菜。既然這邊氣候好,如果我做了很多個瓦槽,其實不就相當於弄了很多塊地嗎?”

說到底土地才是農民的根。

順安明白了,只是還有些疑惑,“大人,咱們就算弄來了瓦槽,可沒有土啊?”

“怕什麽。”林滿堂朝北指了指,“蜀地那麽多山,他們山上都是好土。我挖點怎麽了?”

順安見大人已經想好了,也不敢耽擱,“好,大人,我馬上去。”

馬上就過年了,他得抓緊讓人制出來。

又有個發財主意,林滿堂滿臉輕松回了縣衙。

莊文正好從外面回來,他已經讓人將糧食送到山谷。將事情交待完,他就折回縣衙。

林滿堂找他正好有事,便讓他跟自己到書房說話。

“我打算在咱們縣衙門口搞個慶典。咱們縣人口還是太少了。”林滿堂給他算了筆賬,“那牧草一畝地可以養十只羊,咱們現在每畝地只養了兩只半。還有七只半呢。”

莊文有點遲疑,“大人,咱們要不要養點別的?比如牛,我實在弄不到小羊羔了。”

他定的一萬只小羊羔已經是極限了。要是從外地調,那價格就不是現在這個價了。

林滿堂摸摸下巴,“也行。還可以養牛,我們家不是有兩頭奶牛嗎?到時候下了崽子,你們要精心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