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第2/3頁)

薛夫人點頭,“是,我就是這麽想的。”

眾人也能理解,畢竟誰舍得讓自己的獨女出家呢。

住持看著劉錦凝,“老納無功而返,小施主夜裏來見我,讓我偷偷帶她離開。老納那時是個高僧,自然做不出偷別人家的事情。這種事是要沾因果,會有報應的。”

“再加上老納算出薛施主今生只得一女。幾番思量,老納不忍心看他們一家人分離,終是拒絕了她。

那孩子很激動,指著老納鼻子罵,說老納見死不救,沽名釣譽,枉被世人稱為活菩薩。說老納不救她就是逼她去死,好,她現在就去死。

老納當時很委屈,只當她是說著玩。

沒想到,第二天,老納剛準備啟程,就聽到她割破了喉嚨,結果了自己。”

說到這裏,住持念了聲佛號。

眾人都驚呆了,顯然沒想到這小女孩竟然如此決絕。

住持聲音帶著輕顫,“老納親自為那孩子做法事,想要超度她,可她身上的怨氣越來越重,遲遲不肯散去。”

說到這裏,他又念了聲佛號。

李天應定定看著兩人。

“這事一度動搖老納的佛心。回到護國寺,老納將自己關在戒律堂整整一年。如果當初老納勇敢一點,肯偷偷帶她走,是不是她就不會死?出來後,老納再次看到了薛施主。老納一眼便認出薛施主肚裏的孩子就是之前那個孩子。

老納怎麽都忘不掉那孩子臨死前決絕的樣子。她那時想讓老納救她,可老納拒絕了。等這個孩子三歲,她一定會再自殺。老納不忍看她一世又一世殘害自己。

所以老納想法子將她偷走。趁著薛施主臨盆那一日,老納說要為她和孩子祈福,讓她來寺廟。她便帶著一位嬤嬤和穩婆來了。

因為下雨,他們只能住在寺裏。

為了順利偷到孩子,也避免薛施主責備下人和穩婆。老納還從山下一戶人家抱走一個剛出生就夭折的孩子,與之交換。

老納將偷來的孩子放在禪房,打算雨停了,就將她送到一戶殷實人家照顧。老納偷了人家的孩子,自感罪孽深重,又擔心佛祖怪罪就到佛前贖罪,沒想到薛施主身邊的嬤嬤怕受連累,竟然偷偷換了劉施主的孩兒。而劉施主看到孩兒夭折,哭得肝腸寸斷。老納見她慈母心腸,便借口說孩子還有救,就將薛施主的孩子給她充作她的孩子。”

眾人齊齊嘆了口氣,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薛旺全不敢相信,“你的意思是說我四個女兒都是同一個人?”

住持點頭。

薛旺全和薛夫人邁步上前,看著面如死灰的劉錦凝,失聲叫道,“為什麽?”

這些年他們怎麽都想不通為什麽女兒一到三歲就要自殺。

劉錦凝看著薛旺全和薛夫人,好似透過他們想到久遠的從前,她閉了閉眼,未語淚先流,聲音透著她這個年紀沒有滄桑與厭世,“到底還是讓你們找來了。我不明白我到底造了什麽樣的孽,為何就一定要遭受這樣的命運。”

她面目扭曲,指天罵道,“老天爺,你是瞎了嘛。我只是不想要認他們做我父母罷了。為何就不放過我?”

香客們面面相覷,有人勸道,“哎,小姑娘,他們到底是你的親生父母,你不該這麽對他們啊。”

劉錦凝兇狠地瞪過去,“你們懂什麽,你們什麽都不知道,就憑什麽認為我錯了?”

她喉嚨間發出古怪的幾聲響,又死死看著李天應,“你說得沒錯,我面相確實奇特。因為我三歲之後,就會想起前世。”

眾人一陣唏噓,顯然沒想到有人竟有前世記憶。

“你們覺得這是上天對我的恩賜?”劉錦凝似哭似笑,歇斯底裏叫著,“才不是。如果你們知道自己前世慘死,你們還會不會覺得這是恩賜?”

她虛握著雙手,似是想要握住什麽,“我出生在一個平民家庭。父親沒什麽大本事,好在大伯是個舉人,會掙錢,祖母溺愛父親,再加上沒有分家,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十歲那年,縣城亂了,他們便帶著我四處逃亡,出去後,我才知道福瑞王謀反,到處都在打仗。那一年,兵荒馬亂,到處都是死人,跟我們一塊逃跑的村民們一個個都死了。只剩下我們一家。”

“在路上,大姐姐與我們意外走散。我大伯大伯母為了給祖母找吃的,下去找食吃,誰知難民來了……”劉錦凝手指向薛旺全,“他太狠心了,怎麽都不肯停車。”

“我在車上哭著喊他停下來救救大伯父和大伯母,可他就是不聽。最後害得我大伯父和大伯母被那些難民分吃了,我祖母也氣絕身亡。”

劉錦凝看向薛勝宗,“後來他就讓你下去找食,你也沒能回來。”

“我們身無分文逃到樊城,薛旺全沒本事,不會掙錢,薛夫人懦弱無能,只能靠我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