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2/3頁)

這種對外戰爭是瞞不住的,也不會對內瞞著。

戰爭一爆發,各大報紙就開始刊登了。

蘇青玉早就有了心裏準備,看到報紙之後,心情也沒之前沉重了,她覺得自己現在能做的,就是為戰後事宜做一點事兒。

除了蘇青玉,其他學生們倒是受到影響了。都十分擔心前線,也為這次戰爭爆發的原因感到憤怒。

想想華國自己勒緊褲腰帶,對他們進行的援助,現在卻做這出這種事兒。

班上有血性的學生都準備棄筆從戎,要去前線打仗了,被輔導員老李給噴了一遍,才給壓下了這股參戰的想法。

蘇青玉也給大家開了班會,安撫大家,“軍人同志在前線浴血奮戰,我們也要守好大後方,他們作戰是為了給我們老百姓留下一個和平的環境搞建設,搞學習。我們要珍惜,自己搞好學習,學好了,報效祖國,建設強大的祖國。等我們強大了,任何人都不敢再挑釁我們。”

“班長,我們現在就什麽也做不了嗎?”

“學習,好好學習。以後用得著的地方多著呢。”

因為心裏壓著火氣,這些學生們倒是什麽都不管了,學的比平時還拼命,恨不得立馬學好了,讓祖國強大了,好去找回場子。

蘇青玉看著日歷,她知道,這場戰爭不會太長久。

蘇青玉給元歸那邊打了幾次電話,對方都在忙,沒約上。

一直到三月中旬才約上。

到了元歸家裏,蘇青玉就看到好久不見的元歸了,這位看著也是挺疲憊的樣子,顯然這陣子也不好過。

“元先生這是沒休息好嗎?”

元歸端著清茶喝了一口,“因為戰爭局勢,我們元華從國外轉移財產的過程遇到一些麻煩了。”

蘇青玉也沒多問,國際形勢實在復雜。也不好多說。

她道,“那今天元先生有空嗎,我來拜訪不會打擾吧。”

“不會,忙的差不多了。”元歸道,“倒是蘇老師約我幾次,我非常抱歉。”

蘇青玉道,“這沒什麽,工作重要。”

她將自己為元歸準備的一些學習華文的資料給了元歸,算是給自己來這裏開了一個場。

等元歸看的時候,蘇青玉問道,“元先生對這次戰爭有什麽看法嗎?”

元歸放下資料,臉上神色也是不大好,“和平的環境當然更好。戰爭對經濟發展影響太大了。”

蘇青玉點頭,“不止經濟,更是影響多少軍屬家庭啊。那可都是我們華國的好兒郎。”她說著嘆了口氣,“但凡我有能力,我就想做點什麽。”

元歸一聽到這話,心裏一動,看向她道,“蘇老師有什麽想法?”

蘇青玉對他這配合的行為很滿意。

“也沒什麽,只是我身邊正好有因為戰爭傷殘的軍人,我就聯想到這次戰役了,也不知道多少軍人會因此退伍,他們退伍之後,國家雖然會補貼,但是他們還年輕,未來生活那麽長,總不能就這麽回老家度日了。但是華國目前的經濟實力來說,無法給與更好的待遇了。所以我們作為華國一份子,如果有能力,完全可以做點什麽。”

她說著,看了眼元歸,見他還在認真聽,就繼續道,“比如,我們搞個培訓學校之類的,教他們一些技術。教他們謀生的技能,然後給他們提供合適的崗位。要是真能做成了,雖然幫不了全部人,但是至少能幫助一部分人,也算是給部隊提供了一些幫助,減輕了負擔,你說是不是?也許其他人也會像我們學習。”

她還擔心元歸聽不懂她的意思,又加了一句,“就和上次為了知青建設糧油站一樣。”做好事,得好名。

不過她低估了資本家的敏銳嗅覺了。

在蘇青玉開口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元歸就知道這事兒辦起來有多少好處了。

其實之前他也想做點什麽,比如說捐款,或者捐物資之類的。

也做了一些,但是不好做的太多。

因為和部隊有關的都很敏感。

但是蘇青玉這個提議給他指明了一條道路。

這些軍人退伍之後,就是老百姓了,他幫助華國老百姓,總不至於敏感了。

一瞬間,元歸仔細的看著這位蘇老師。

只覺得這位蘇老師太讓人驚喜了。

他心情十分愉悅,覺得這位蘇老師很適合做資本家。

偏偏這位又是堅定的無產階級。

他心裏覺得可惜。

“蘇老師,你的想法很好。我認為,這種事情義不容辭。”

蘇青玉眼睛一亮,“元先生的意思是,準備做點什麽?”

元歸點點頭,“其實我也在思索自己能做點什麽,可惜前線戰事不是我們這些商人能夠插手的,但是能為戰後的這些英雄出一份力,我感到很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