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犧牲者(第3/4頁)

克萊恩利用還未完全消除的儀式效果,直接吞掉了查拉圖的那份特性!

他要以此降低體內天尊的影響!

……

屍骸教堂還在雷霆海洋中沉浮時,穿簡樸白袍,留淡金胡須的亞當突兀出現在了神戰遺跡那片海域的邊緣。

大海隨即分開,出現了一條道路,直通染著遠古太陽神鮮血的地方,直通巨人王庭投影所在,直通神棄之地。

神棄之地的深處,某個山峰頂端,一個巨大的十字架豎立,倒吊著一個若隱若現的身影。

第七部總結

其實,正常來說,這一部應該再寫個三四十章,這麽寫:小克一步步排除幹擾,對抗破壞,操縱烏托邦眾秘偶的命運,直至儀式準備妥當,順理成章地晉升,這個過程中,再展開一下其他人的故事,讓整體更豐滿。

我最初也是這麽考慮的,但後來覺得,這樣的發展是對反派們智商的侮辱,查拉圖不可能坐在那裏等死,亞當和阿蒙也不可能等著克萊恩晉升,或者用一次次烈度不大的試探來幹擾,像是在做遊戲。

祂們必要的選擇就是,創造一個機會,將所有的力量傾瀉出來,或直接對付克萊恩,或在克萊恩無力阻止時,讓維爾杜舉行儀式,將“門”先生放出來。

一旦這個機會出現,必然是疾風暴雨,噼裏啪啦式的發展,不會再有任何的緩和,矛盾將徹底爆發,各自用盡全力地去達成自己的目標,把潮水推到高處。

這也就是第七部最後部分節奏突然變快的原因,這是在亞當加入這件事情後,必然會出現的發展,這是對立方只要有智商,就會做出的選擇,不可能任由克萊恩有條不紊,慢悠悠地去準備。

這很合理。

說回這一部的名稱“倒吊人”。

它的主要寓意就來自塔羅牌的解讀,我賦予的是其中相對最明顯的兩重含義:

一是,主動犧牲自己或付出代價;

二是,當身處困境時,不要徒勞掙紮,而是換個角度看待問題,冷靜地審視自己,思考未來,耐心地等待一些事情的發生。

關於第一點,第七部以來,做出犧牲的有羅塞爾、“門”先生、故事背景裏的遠古太陽神等,決定放棄重要事物,付出代價的有阿爾傑,以及隱含的,只間接表露的小克、“真實造物主”和亞當。

小克是終於在某種意義上繼承了天尊遺產,這不僅是使用了那塊“幕布”分離的特性,補完了自己,還包括和“燈神”交易。

真實造物主和亞當則是如果想要合體,祂們之中的一位,甚至兩位,都必然要放棄一些自我,尤其阿蒙未將第一塊褻瀆石板交出的情況下。

所以,最後那幕的十字架和“倒吊人”是在暗示這件事情。

而不管亞當在其他方面有多屑多冷漠多無情,在這件事情上,祂也是沒有逃避的,既然沒法獲得絕對的優勢,那就寧願犧牲一些。

這一點,也是和卷首語對應的,萬物皆有神性,神性既在俯視眾生,也是對人性的超越,兩者皆備,有好有壞。

至於“倒吊人”第二重寓意,則是隱含在第七部的一件件事情裏,最明顯的就是小克遭遇突襲,陷入絕境時的表現,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我”那一段的內容:換了一個角度,以一個個“我”活著,看待問題,思考未來的時候,小克神性上升,但人性依舊。

除了這兩點,還有阿爾傑的困境和決定,奧黛麗與心理煉金會的博弈等。

嗯,之前我其實有考慮在這一卷讓阿爾傑犧牲的,再附加一個佛爾思,都是圍繞“門”先生這條線,可後來發現,我什麽時候給阿爾傑加了一條西大陸線……什麽情況……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讓他徹底放棄過去,放棄地位,至於佛爾思,實在太鹹了,鹹到我都不知道該怎麽推動她去冒險……

關於第七部其他總結,幾天前才在三月總結裏寫過,我就不贅述了,只能說,前面較舒緩的節奏,不同的切入視角,不同的敘事手法,都是我很滿意,而後面這部分的激烈收尾則是角色們碰撞產生的,他們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選擇,自己的命運,作為一個作家,我不能說這樣最好,但得尊重。

當一個故事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角色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匯成洪流的時候,就意味著尾聲的來臨。

另外再說兩點,一是“門”先生,“門”先生的犧牲鋪墊了很久,所以最後只用了相當簡單的幾個動作和一句話語來呈現,沒去做額外的煽情和不必要的累贅描寫,我覺得這樣挺好的,千言萬語就在那個選擇裏。

二是查拉圖,老實說啊,我最初是希望有一場大戰的,卷尾總得有場大戰嘛,可小克利用燈神完成晉升後,實力和位格已經顛倒,而且還有羅塞爾那記背刺,我實在想不出查拉圖還能怎麽翻盤、拉鋸。如果說,在烏托邦時,查拉圖面對這樣的情況,還有可能創造奇跡,那第一次匆忙逃脫後,失去秘偶,失去先手的祂,我覺得沒必要為賦新詞強說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