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進入道中(第4/5頁)

“不能跑得更長一點實在太可惜了。”貝恩和齊亞得笑著對望一眼,又同時偷偷地瞥了高爾一眼。

“否則我們就能讓那個巖狗眾趴在地上了。”齊亞得接著女伴的口氣說,“巖狗眾就是因為這個才會發誓絕不退卻的,巖石骨頭和巖石腦袋讓他們重得都跑不動了。”

高爾沒有反駁,不過佩林注意到他站立的位置讓他能觀察到齊亞得的一舉一動。“你知道為什麽槍姬眾經常會成為斥候嗎,佩林?因為她們能夠跑得很遠。這是因為她們害怕會有男人要和她們結婚!一名槍姬眾為了躲避這種事會跑上一百裏。”

“她們很明智。”菲兒尖刻地說。她轉頭問兩名艾伊爾女子:“你們需要休息嗎?”聽到否定的回答,她顯得很吃驚。她又對羅亞爾說:“你準備好出發了嗎?很好,幫我找到那座道門,羅亞爾,我們在這裏停留太久了。如果你讓一只迷路的小狗靠近你,它就會以為你會照顧它了,這可不行。”

“菲兒,”羅亞爾反對說,“你到這裏還要這麽堅持嗎?”

“只要有必要,我就會堅持下去,羅亞爾,道門在哪裏?”

低垂下耳朵,羅亞爾重重地呼出一口氣,再次將馬頭轉向東方。佩林讓巨森靈和菲兒先走了十幾步,然後才和高爾跟在後面。他必須遵守她的規則,但他至少不會比她遵守得更差。

每座農場中都有幾間簡陋的石頭房子,佩林相信這麽小的房子裏是沒辦法養牲口的。愈向東走,農場和灌木林就愈來愈稀少,不久之後,這些就都看不見了,眼前只有一片連綿起伏的丘陵草地。

點綴在這片草原上的是一群群駿馬,每一群從十幾匹到百多匹不等,這就是著名的提爾馬群。無論是大還是小,每群馬都由一兩名騎在無鞍馬背上的赤腳男孩看著。那些男孩的手裏都拿著一根長柄鞭子,他們用鞭子聚攏馬群,驅趕它們移動。對於離群的馬匹,他們只要熟練地揮一記響鞭而不必抽到那匹牲口的身體,就能將它趕回馬群。當這支隊伍經過他們身邊時,馬童們都會盡量讓馬群避開他們,有必要的話,就把馬群趕向遠方。但年輕人的膽大與好奇讓所有馬童都禁不住要多看幾眼這支古怪的隊伍——兩名人類和一名巨森靈騎在馬上,三名在傳說中占領了提爾之巖的兇猛艾伊爾人在地上奔跑。

佩林很喜歡這種感覺。他喜歡馬,一部分原因是他在盧漢師傅手下當學徒的時候,有很多機會在工作中與馬打交道,伊蒙村沒有這麽多、這麽好的馬。

羅亞爾卻沒有什麽高興的樣子。巨森靈一路上都在嘟囔著什麽,在丘陵草原中走得愈遠,他的聲音就愈大,直到最後變得如同一件低音樂器的嗡鳴:“消失了!全都消失了,這是為什麽?全是草地,這裏曾經是巨森靈的樹林。我們在這裏沒有進行什麽偉大的工作,沒法和曼埃瑟蘭相比,也沒法和被你們稱為凱姆林的那座城市相比,但這裏確實是一座樹林。有來自各個地方、各種各樣的樹木,就連巨樹也有,高達一百幅的枝幹直沖藍天。它們全都受到精心的照料,讓我們的族人能時刻想起為了替人類工作而離開的聚落。人類以為石雕是我們的驕傲,但那其實微不足道,只是我們在世界崩毀之後在長久的放逐中學會的手藝。我們真正愛的是樹。人類以為曼埃瑟蘭是我們最偉大的成就,但我們銘記的只是那裏的樹林。現在,全都消失了,就像這裏,消失了,而且不會再回來了。”

羅亞爾凝望著那些山丘,面色沉重,那裏除了青草和馬匹之外什麽都沒有。他的耳朵緊貼在頭頂,氣味裏帶著……狂怒。在大多數故事裏,巨森靈都是和平的種族,幾乎像旅族一樣和平,但在極少數的幾個故事裏,他們被稱為絕不妥協的敵人。佩林只見過一次羅亞爾發怒,也許在昨晚,為了保護那些孩子,他也發怒了。看著羅亞爾的臉,一句老話在他腦海中響起:“激怒巨森靈,把高山拖倒在自己的頭頂。”所有人都把這句話的意思當成是形容某件不可能的事。佩林覺得也許是長久的歲月改變了它的原意,也許一開始,它是說,“激怒巨森靈,就等於把高山拖倒在自己的頭頂”。很難做到,但做到了就是死路一條。他可不想讓溫和、笨拙、總把鼻子埋在書本裏的羅亞爾對他發怒。

在羅亞爾帶領下,他們終於到達了消失的巨森靈樹林所在之處,路線稍稍向南偏了一些。這片草原上沒有路標,但羅亞爾確信他們行進的方向,他能確定坐騎每一步邁出的方向。巨森靈能感覺到道門,像一只蜜蜂找到蜂巢一樣找到它們。當羅亞爾終於跳下馬的時候,草叢已經稍稍蓋過了他的膝蓋,這裏只能看見大叢的灌木,比他們一路上看見的灌木都要高,繁茂的枝葉可以碰到巨森靈的頭頂。羅亞爾幾乎是帶著抱歉的心情將它們拔起,堆在一旁,“也許那些放馬的男孩能把它們曬幹後當作柴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