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後記

李鐳

從任何角度來講,《時光之輪》都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鴻篇史詩。第11部也是《時光之輪》的第一位作者羅伯特·喬丹在去世前完成的最後一部作品。隨後的三部終結篇,則是新銳作家布蘭登·桑德森依照他留下的情節線索最終完成的。而從故事內容上來講,《時光之輪》系列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人公的冒險和成長(以及整個《時光之輪》世界的逐步展開);第二部分則是末世之戰。也許是出於某種機緣巧合,第11部《迷夢之刃》可以被看作第一部分內容的結束。

在這一部的故事中,艾雯開始逐步成為真正的玉座;佩林終於救出菲兒,徹底擊潰了沙度艾伊爾;伊蘭登上安多王位;麥特確立了和圖昂的關系,成為霄辰帝國的群鴉王子。《時光之輪》剛開始時的那幾個毛糙莽撞、青澀無知的少年終於成為了掌控整個世界未來的強者。這其中只有蘭德還在光與影中搖擺不定。他內心中的戰鬥會一直持續到第12部,也將為末世之戰的最終到來拉開序幕。

我從十年前開始翻譯《時光之輪》,那時我剛剛離開大學校園不久,為朱學恒先生的《龍槍》與《魔戒》網站和台灣的出版社翻譯了一些奇幻資料與小說。因此才有幸得到了翻譯《時光之輪》的機會。從某種角度說,當我伴隨伊蒙村的少年們離開家鄉,走進廣闊的《時光之輪》世界時,我自己也剛剛離開相對單純的大學生活,逐漸步入社會。這十年裏,我也像書中的主人公一樣逐步成長,看清自己的人生軌跡,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受。在故事裏,主人公經常會以發牢騷的方式說出一些“人生感悟”,我在翻譯到這些小細節的時候尤其會感到有趣,這大概也是因為感同身受吧。

有時,我很好奇,為什麽今天的我們會喜歡看這些來自西方的奇幻故事。英國和美國人的祖先是維京人(維京的意思是“離家之人”),更往前推是雅利安人。這個民族在離開他們中亞草原的故鄉之後,就一直過著遊牧和航海的漂泊生活。人總是缺少什麽,就會格外渴望什麽。動蕩不安的生活讓這個民族特別需要一種可以憑依,讓內心感到安定的因素。正因為如此,他們對信仰和文化的傳承顯得格外重視。而對於沒有文字的他們,進行這種傳承的唯一工具便是說書人娓娓道來的故事。我們都認為荷馬是一位盲詩人。但不少學者認為實際並非如此。這種傳聞的觀念來自雅利安部落的一個古老傳統:部落首領會刺瞎部落中說書人的眼睛,這樣他們就會一直留在部落裏,不會再離開。一個如此重視故事的民族,又在漫長的流浪途中見識了這個世界中各種奇觀,聽說了各種軼聞,經歷過各種跌宕起伏的變故。所有這些因素讓他們成為了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會講故事的民族。

相對而言,據田土而生的中國人因為本身生活的穩定和單純,對於故事往往缺乏興趣。我們的祖先為我們創建了一套義理,隨後的中國人便心安理得地守著這套義理,度過了幾千年的歲月,甚至讓自己相信“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但我們現在的生活卻又和我們的先輩完全不同了。我們生活在城市裏,再沒有土地可以憑依,沒有了穩定的食物來源,也就不再能守著一成不變的歲月安然度日。現在的我們,變得像那些遊牧和航海的人一樣,流徙漂泊,今歲不知明歲在何方。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開始對故事感興趣,越來越多的人在幻想與傳奇中尋找心靈的慰藉。

兩千年以前,異域來的僧人第一次向因為災荒戰亂而漂泊轉徙的中國人講述佛經中的故事,那些中國人因之熱淚盈眶。後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離開土地,在城市森林中遊走,並開始編寫自己的故事。直到今天,我們這些城市中的遊牧者,在讀到情節跌宕起伏,感情真摯動人的故事時,也都會像幾千年前我們的祖輩一樣,在不期然間感動,甚至落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