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第2/2頁)

“他還記述了那些先行者,他們是遠古第一文明的成員。長久以來聖殿騎士和刺客雙雙奔走而尋的聖器就是他們留下的東西。”

“伊甸碎片也是其中之一?”

“沒錯。一件法力無邊的道具。聖殿騎士一直在尋找它。想想他在塞浦路斯的經歷。這充分表明,相對於以常見手段的奪取控制權,聖殿騎士更願意選擇以計謀來作為策略。看著他們,阿泰爾也得到一個結論,刺客們也應該這樣做。

“所以,他不允許組織再去建造大型的防禦工事或是實行過分的儀式。這些,他想,並不是刺客的根本。真正能夠鑄就刺客的是他們對信條的忠誠。那些原本阿爾莫林所提倡的東西,實在是諷刺至極。挑戰固有教條,鼓勵自我超越,將不可能變為可能——這些理念成為阿泰爾多年遊歷聖地後重新建立、堅守的原則。作為一名刺客,他逐漸認識到只有將這樣的價值觀灌輸給大家才能真正地穩定組織。這其中,只有在君士坦丁堡嘗試改善刺客行事方式的時候受到了阻撓。那裏,在一二〇四年,發生了一場大暴亂。人民起義反抗拜占庭皇帝阿歷克塞,隨後不久,十字軍駐軍城內,洗劫全城。在這樣秩序紊亂、暴動頻發的情況下,阿泰爾根本無法實行他的計劃,最後不得不無功而返。這成為了他一生中少有的挫敗之一。

“有趣的是,說這些話的時候,他微妙地看了我一眼。”

“因為我們的家在君士坦丁堡?”

“有可能。回頭我得再好好想想這件事。當然我們來自君士坦丁堡和他想在那裏建立分會,可能也沒有什麽聯系……”

“你說,那是他唯一失敗的地方?”

“是啊。從其他所有方面而言,為了改善組織,阿泰爾比之前任何一位首領所付出的努力都要多。可惜成吉思汗勢力的崛起,阻撓了他後續展開的工作。”

“怎麽回事?”

“大約是四十年前,阿泰爾在他的典籍中記載了這件事。來自東方的陰霾,猶如黑雲遮天蔽日。一支規模龐大、實力雄厚的軍隊席卷而來,整片大陸很快被愁雲掩蓋。”

“他說的是蒙古帝國,”馬費奧問道,“成吉思汗的崛起?”

“沒錯,”我說,“達利姆二十出頭的時候可是個技藝嫻熟的弓箭手,於是有一天阿泰爾帶著他和瑪莉亞離開了馬西亞夫。”

“去對抗可汗?”

“阿泰爾懷疑成吉思汗的崛起可能是憑借另一件和伊甸碎片差不多的聖器的幫助。或許是一把寶劍。不管怎樣,他需要確定事情的真相,當然也要阻止蒙古可汗的鐵蹄。”

“那麽馬西亞夫怎麽辦?”

“阿泰爾已經讓馬利克接替了他的位置。他還把瑟夫也留下來幫忙處理事務。那時候,瑟夫已經結了婚,還有兩個可愛的小女兒。不過達利姆還是單身。他們這一走就是好幾年。”

“幾年?”

“差不多有十年吧,兄弟。等他再回到馬西亞夫,一切都變了。物是人非。你想聽嗎?”

“快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