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葉天的使命(第2/4頁)

原來,諸天宇宙,便像是一塊巨大的大陸,每一個洞天世界,便像是一個又一個被群山環繞的小山村,或者平原之中的沃野,旱地,不同的地方。

尋常之民,終其一生,也無法踏出洞天世界這一處地方,以為天地之廣闊,便是一界一天,而有能夠修煉到虛境以上修士,神魂出穿,遊歷太虛,漸漸認識到,諸天還有其他洞天,還有無窮廣闊,便慢慢由中心的人界向外擴散,短短萬年之間,便占據了整個諸天。

那是上古先民的輝煌時代,亦是仙國沒落之後,人族一脈重新與萬族爭雄,將足跡密布於諸天的開端。

然後,隨著仙魔兩道的興起,一個個的洞天世界被發現,一座座的挪移法陣建立,橫跨諸天,無比龐大的宗派,也由此而成,又再經歷一番時勢變遷的攻伐征戰,變成如今的諸天格局。

不知道是出於何種的打算,蒼煌天尊向葉天細細講述了一番此事,卻不止於提到上古先民穿梭各個洞天世界的方法,而是提到,上古之時,有流傳自遠古的兩大道統,一曰“太上”,一曰“諸天”。

此兩教,乃是上古之時,仙魔二道的雛形,但卻更甚於仙魔二道,彼此之間,其實並無嚴格的修為、神通區別,有的只是彼此理念和行事方法的不同,對於代天牧民,對待凡人、修真者一事之上,更是大相徑庭,再經由數代分化,分歧更加嚴重。

其中太上一教,主張修真之道,宜大隱於世,尋世間有資質者,悠然而修,此道首重資質,非是大天賦者不能選,而最後的結果,亦是諸天雖然可以延續一絲仙國仙道的氣運,但卻依然人丁稀少,所有神通法術和晉升法門把持在極少人手中,但因為修士少的緣故,諸修士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靈玉和天材地寶,彼此之間,也全無爭端,乃是逍遙自在的一大教別。

而諸天道統,卻是有教無類,無論何處資質,何種人樣,世間萬物,但凡有機緣踏上了修真之路,便該盡傳其道,使人人不敝帚自珍,人人不私藏其法,最後世間盡修士,得享大同。

最後的結果,便是天下間再也沒有了修士與凡人的區別,所有人也都可享先天真道而得八百壽,上古之民風長存,人族大興,福澤萬世。

“萬古氣運,恒遠流長,有太上者犧牲萬物而成一人,有諸天者有教無類而成萬物,兩大道統,歷代傳人,都認為自己所尋之道是對的。然而事實卻已證明,此兩道由來已久,仍然改變不了遠古仙國的覆沒,由此可見,想要避免末法到來,還需得另尋他路才行。”

“道統之爭,已經不再是一人一家之利益,大家都在探尋真正改變諸天格局,避免修真之道沒落,重走仙道老路的法子,唯此心胸者,方才秉承天地氣運,成就天命之子……葉天,也許你現在還聽不明白,我們今日所言究竟為何,不過這並不要緊,終有一天,你會明白的。”

對著葉天說了一通,蒼煌天尊與黎尊便打算帶葉天離開。

葉天卻是心中一動,不知為何,他隱約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這兩位前輩,突然無緣無故絮絮叨叨地和自己說這麽一大通,似乎是有什麽急迫之事一般,或許,連他們自己都沒有注意察覺,這幾乎便是如同交代遺言一般。

正常的情況,哪有人會無緣無故說這麽一番莫名其妙的話語?

“道境修士心性通明,照見虛空,莫非,他們察覺到了有什麽危險,提前跟我講這什麽‘太上’、‘諸天’?”

一路以來,葉天便隱約發現,這兩位前輩似乎將自己當作是什麽繼承了重要使命的關鍵人物,全然沒有前輩高人的架子,無論是修真路上的一些疑惑,還是他們所懂的神通法術,經歷見聞,都是傾囊相授。

蒼煌天尊,更是索性早已準備好了數十卷神識金書,將一些有利於自己成長的修煉心得拓印了一份,完完整整地呈現出來,從這些神識金書之中,葉天發現了諸天之中一些尚還隱秘不為人知的天材地寶生長之地,諸般可抵禦雷法,助人度劫的奇寶煉制之法,各種法陣、丹藥……

修真之路上,有財侶法地四字,自己天生便擁有龍戒,從來不需像其他尋常修士一般為了生計奔波勞碌,勝過無限天材地寶,而法之一字,自己剛一出生,亦有上仙授書,交給自己不少修煉的法門,所以才能在六以便修成金丹,然後一路晉升,晉升圓滿。

而今,更是有著兩位道境修士一路的悉心教導,除了尚還沒有尋得一處安詳無人打擾之所苦心參悟,完成最後一步的突破,便幾乎再無缺陷了。

葉天發現了這一點奇怪,也不言語,默默地將蒼煌天尊和黎尊所講的一切記下,果真應了兩人所言,現在不明白不要緊,什麽東西,都可以等到以後再慢慢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