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登岸(第3/3頁)

“這麽說,搶了爺的貨逃走的那些人,也是他們的同黨了?”洪爺氣哼哼地說道,“我倒是要好好問問!”

……

白曉文終於踏上了陸地。

那些被擄掠的漁民,連同塾師謝升在內,自是千恩萬謝。白曉文從船艙中取出了一些財貨錢幣,分給他們,也好讓他們回去之後,不至於因為家園破碎,導致流落街頭挨餓受凍。

反正這些財貨錢幣都是無法帶出靈界的物品,送一點出去白曉文也不心疼。至於為什麽不多給?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白曉文還是懂的,嘉靖時期的大明朝,豪強縉紳巧取豪奪的時候,不比倭寇好多少。

白曉文命召喚生物將一船財貨搬運,放在僻靜之處堆放,然後讓吸血鬼基茨負責看守。做完這一切,白曉文帶著李淑儀,沿途打聽,找到了抗倭明軍最近的一個海防據點,名叫崇武所。

明朝在福建,海防設有“五衛十二所”,崇武所就是其中之一。只不過,明朝中後期,衛所明軍的戰鬥力實在很一般,明實錄中記載有浪人武士結團百人,流竄千裏,殺死殺傷數千明軍的事,並非空穴來風。

歷史上倭亂能夠平息,主要是靠三個人,一文兩武。

先說兩個武將,俞大猷、戚繼光,號稱俞龍戚虎,是令倭寇聞風喪膽的人物。按照白曉文對於明代歷史的記憶,俞大猷的評價是個人實力強,而戚繼光擅長統兵。

再說文官,名叫胡宗憲。

大明朝一向是重文輕武,武將再厲害也要受讀書人的節制,胡宗憲是俞龍戚虎的上司。

不過跟戲文裏文官總是扯武將後腿不一樣,胡宗憲是個有本事的人物,整飭海防、設立水寨,將明軍廢弛的軍務重新拾掇了起來。而他最厲害的還不是練兵強軍,而是文化人的老本行——忽悠。

嘉靖時期的海盜巨頭汪直,堪稱海盜教父級的存在,自封徽王,以日本為基地,號“五峰船主”。有一句話可以看出他的勢力之大:“海上之寇,非受(汪)直節制者,不得存”。

然而就是這麽一個人,被胡宗憲忽悠上岸了,然後被誘捕,做掉。可見文化人忽悠的可怕。

白曉文來到崇武所,發現這裏士兵的精神面貌,比想象中要好得多,站崗放哨令行禁止,不像是想象中那麽廢弛,顯然這是胡宗憲的整飭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