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巫毒教的線索(第2/3頁)

“基本上不可能了,”白曉文說道,“按照吉德的描述,巫毒教在霍奇鎮的秘密巢穴,人員配置應該是少而精的類型,也許只有幾個精英級、一兩名高級首領強者,甚至更極端一點,只有一兩個光杆司令。這樣的人員配置,想要策劃並實行大規模的人口綁架案件而不被治安官、烏鴉組織這黑白兩道發現端倪,不太可能。”

白曉文是逆向思維推斷出巫毒教的人員配置。如果巫毒教人數眾多的話,那麽收集青蛙眼睛、毒蛇毒腺之類麻煩卻又難度不高的小工作,就不會采用“外包”的方式讓烏鴉組織完成,本著保密的原則,這種工作不是應該由自己人,也就是巫毒教徒完成最好嗎?

在聽了白曉文的解釋之後,李淑儀也迅速認同了。

“接下來我們探索的側重點,可以轉到巫毒教的支線任務上來,”白曉文想了想說道,“主線任務雖然地位最高,但有足足十天時間,本身難度評級也只是普通A級,相信最後一定能完成。而巫毒教的精英支線任務,時間限制只有72小時,既然現在得到了線索,就先做這個。”

李淑儀:“可是巫毒教的秘密據點地址,烏鴉組織的人也不知道,該怎麽找?”

白曉文笑了笑,轉而去問吉德:“巫毒教的人和你們的接觸,大概幾天一次?”

吉德說道:“這方面不太確定,似乎很不規律……在催的急的時候,一兩天就會來一次,而且屍怪留下的材料清單末尾,附加措辭也很嚴厲,會加入一些威脅的話。其他時候就比較放松了,十天半月才會來一次。”

“上次來是什麽時候?”

“三天之前。”吉德這次回答的很快。

“上上次?”

“四天前。”

“把巫毒教屍怪每次來給的材料清單,尤其是包含他催貨的紙條,都拿來給我。”

吉德有點惶恐:“材料清單那種東西,我們並沒有妥善保管……可能只剩下幾張了,都是最近的。”

“行了,有幾張都拿過來。”白曉文淡淡說道。他也不指望一個地下組織有多嚴明的規章制度,能保存好文獻歸档之類的。

片刻之後。

白曉文捏著幾張清單,問了吉德幾句話之後,微微沉吟。

“這裏一共有四份清單,是最近四次的收購材料,”在隊伍頻道中,白曉文分析道,“按照吉德回憶的日期,其中三份分別是三天、四天、六天前,可以看作是挨著的,清單末尾的留言也很急躁,恨不得當場提貨的那種。而最早的一份,則是在半個月前。所以我推斷……短時間內,巫毒教的人不會再上門提貨了。”

頓了頓,白曉文又道:“有點可惜,我本來還想,如果巫毒教的人會在最近兩天內上門的話,我們就可以跟蹤屍怪,來一個順藤摸瓜呢。”

白曉文分析的頭頭是道,李淑儀卻是一頭霧水:“你怎麽知道巫毒教的人短期內不會來?”

“從這種不規律的提貨日期,可以推斷出這些材料都是為了做巫毒實驗用的,而不是正常生產——因為正常生產制造的話,不僅需要穩定的供貨源,還會表現出大宗同類貨物需求,這一點在清單上並沒有。”

白曉文頓了頓:“做實驗,尤其是在摸索未知實驗的時候,實驗者需要驗證自己的很多設想。就跟愛迪生發明燈泡,試驗了成千上萬種材料一樣,巫毒實驗者也要不斷更換材料。所以,從材料清單的頻率,是可以看得出他實驗的階段進度的。”

李淑儀明白了:“也就是說,連續、措辭嚴厲的材料清單,代表著對方的實驗遇到了瓶頸,正在進行攻關,急需材料。而十天半月才來一次的材料單,就意味著實驗的某個階段已經成功了,而且對方還沒有新的實驗想法。”

白曉文微笑點頭:“沒錯。那再看這四張清單的日期,最近三次的提貨,集中在三天前、四天前和六天前,間隔只有一兩天就急需新的材料,代表實驗者處於瓶頸階段。而從上一次提貨開始,已經過了三天,對方一直沒來……這應該就意味著,實驗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對方對於這一批材料就不怎麽迫切了。”

這就是白曉文推測,巫毒教的人短時間內不會上門的依據,看似臆測,實際上卻有著深層的原因。

當然這種推測也不能百分之百作準,萬一實驗者腦子一抽,有了一個新的靈感之類的,突然上門,也不奇怪。白曉文的推測只是在通常情況下適用,可能性有七八成,但也不排除兩三成的意外。

李淑儀有點苦惱地說道:“這該怎麽辦呢……巫毒教的人不來,我們就只能守株待兔,萬一超過了72小時,任務就失敗了。”

白曉文笑道:“所以這個任務評級才是A級精英任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