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百川歸海!(第2/2頁)

高覽怒道:“我誓殺此小人!”

張郃拜謝李淑儀:“郭圖密信之事,二公子是從何得知?”

李淑儀道:“主公通曉道門之術,就連張角也死在他的手中,區區小事何足道哉?”

張角的道術水準,這些將領有的見識過,有的聽說過,自是不再懷疑。張郃道:“我何德何能,勞二公子如此看顧。”

高覽道:“儁乂(jùn yì,張郃的表字),二公子既然得到了天子加封,而且已經掌握冀州,承襲老主公基業;其人又雄才大略,有英雄氣概,遠勝袁尚這種潛身縮首、蠅營狗苟之輩!我們何不奉二公子為主?”

高覽既然在大庭廣眾、諸將飲宴之間說出這句話,就意味著他已經選好了站隊。要是張郃不同意,他就只能跟張郃劃清界限了。這就是三國位面的特色。

張郃說道:“我也久有此心,不過還需見到二公子,才好改口。”

高覽見到張郃同意,心中喜悅,回身看向偏帳內的其他將領:“各位同僚,如今河北大勢,已經歸於二公子。我等不如等到宴席結束後,同去拜見二公子,奉他為主,如何?”

帳內諸將群起響應,異常熱烈。

張郃道:“不成!袁尚久有篡立之心。如今二公子被封為大司馬,袁尚設宴招待二公子,必定是效仿西楚霸王鴻門宴故事。我等若要投明主,便須現在就去,否則悔之晚矣。”

高覽醒悟過來,點頭說道:“正是!我等速去。”

李淑儀看的是心花怒放,原本她還以為要再引導一番,誰知張郃、高覽比她還要心急,省了不少工夫。

袁氏陣營的形勢,只能用“百川歸海”來形容!

能有這樣的形勢,自然也是和白曉文的戰績以及一系列籌謀布置有關。否則就算有崇敬的聲望,也未必能讓官渡眾將主動歸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