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9章 登基稱帝!

這一次,白曉文並沒有手下留情。

泰始二年四月,燕王攜大勝之威班師,回到鄴都。

即日頒下王命詔書,將耿紀、韋晃、金祎等人,夷平三族,全部斬於菜市口。

這也是立威,為了接下來稱帝鋪路。

果然,群臣惕懼,不敢有人發一言。

董昭、華歆聯名上表,稱燕王“德布四方,仁及萬物”,就是唐堯虞舜,也有所不及;經過群臣商議,希望漢帝效法堯舜,把江山社稷,禪與燕王,自己還能保有清平之福,天下幸甚。

皇帝大驚哭泣,自言沒有作惡過失,不忍舍棄祖宗江山基業。

華歆引兩人:李伏、許芝上前奏對:“陛下可問這二人,便知天數。”

李伏說道:“自燕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陛下,這是上天賜下的祥瑞,證明燕王應當替代炎漢。”

許芝又說他執掌司天監,夜觀天象,炎漢氣數已盡,燕之乾象,極天際地。

隨後華歆總結:“臣聽聞在征江南之時,燕王大軍遭遇賊兵火攻,忽然風向大變,轉為西北風,賊兵引火自焚,燕王才能這麽快削平江南。由此可見,天命在燕,這是臣等商議之後的共識。望陛下詳察,不要讓百官失望。”

演義之中,劉協還是努力做了一番抗爭。

不過現在和演義不同,天下已定,白曉文已經完成了事實上的大一統,劉協沒有半點希望。

又有耿紀、韋晃等人被抄家滅族的血淋淋慘案在前,劉協心中畏懼。

他也不是不明白大局。如今西川、荊州、江南皆平,天下歸燕,他這個名義上的皇帝,已經沒有絲毫用處。

說句殘酷的話,燕王袁熙就算殺了他,踩著他的屍體登基上位,也不會有人敢於反對了。

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皇帝就認命了,讓陳群草禪國之詔、華歆捧傳國玉璽;董昭為使者,前往大司馬府宣詔。

接下來又是三辭三讓的戲碼,然後皇帝在賈詡的“勸說”下,命人建造了一座受禪台,在受禪台上宣讀禪國詔書。

白曉文站在受禪台上,受大禮,登帝位。

當即改泰始二年為太初元年,國號大燕,傳旨大赦天下,追謚逝父袁紹為太祖皇帝,是為燕太祖。

大小官僚四百余人,在受禪台下跪拜。

華歆請問如何安置劉氏。白曉文便依托演義,封廢帝為山陽公。

白曉文受禪結束,便回到鄴都朝廷,接受百官朝賀,然後大封官職,舊大司馬府屬官,盡數成為朝臣,原本朝堂上的舊臣,又是一番大換血。

甄宓被封為正宮,之前甄選的側妃十五人,悉數納入宮廷,充實後宮。

白曉文初次上朝,便傳詔天下,大意是華夏久經戰亂,百姓苦難。如今大燕皇帝即位,當鼓勵墾荒,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減免賦稅等等,進行了一系列的善政。

退朝之後,白曉文正在思考要不要提交了大一統任務,卻是迎來了一個客人。

葛玄。

白曉文大喜,當即命近臣設宴,與葛玄對坐。

葛玄看到白曉文龍袍玉帶,笑道:“陛下即位稱帝,已經是天下第一人,貧道豈敢與陛下對飲?”

白曉文笑道:“道長是我的舊友,也是我的道友。在他人面前,朕是皇帝;在道長面前,我仍是一個修道人而已。”

葛玄笑呵呵,卻是改了稱呼:“公子,現在四海平定,你曾經的志向已經達成。不知你接下來,是要做人間帝王呢,還是繼續求仙得道?”

白曉文正色說道:“修仙得道,是我本願,豈會因名利祿位而改變?”

葛玄點頭:“公子不忘本心,視天下尊位如草芥,實在令貧道佩服。不過,此時的天下,卻不能少了公子。否則,罪過皆在貧道,貧道可承受不起。”

白曉文故作奇怪,說道:“道長何出此言?我即位皇帝,只需施行善政,交由百官臣屬去執行就可以,又不耽擱我修道。”

葛玄笑著搖頭,從袖中摸出了一塊玉簡。

“公子還記得此物嗎?”

白曉文心說你終於掏出來了。我的東西我怎麽不記得?

葛玄笑道:“在西川錦屏山,貧道與公子分別,就是因為錦屏山上有一位高士,道號‘紫虛’。貧道攜帶玉簡,登錦屏山拜訪紫虛上人,詢問玉簡之事,終於得出了一些線索。”

紫虛上人!

白曉文眼睛微微眯起,三國演義中,確實出現過這麽一個人物,只不過只出場了一次。

當時劉備攻取西川的時候,劉璋派出四將:劉璝、鄧賢、泠苞、張任,前往雒城據守。

這四將在路過錦屏山的時候,就曾經拜訪過紫虛上人,得到的批復是“左龍右鳳,飛入西川。雛鳳墜地,臥龍升天。一得一失,天數當然。見機而作,勿喪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