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悶聲發大財

之所以說這套劍法不像人間的劍法,因為當世最出名的劍法中,無論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還是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又或者武當的太極劍法,哪怕是宋青書自創的劍氣,要麽有形,要麽有相,歸根結底,都是用於物理攻擊。

可這套劍法不一樣,它是直接攻擊對方的元神!而世間的任何物理攻擊都對這套劍法無效,可以說這套劍法以宋青書如今的修為見識來判斷,當世恐怕沒有一個高手能防禦,只能任其宰割!

當然這套劍法也不是說沒有破綻,施展的時候因為動用了元神攻擊,所以你的肉身完全出於不設防的狀態,若是此時有第三人從旁對你肉身攻擊,那麽很可能形神俱滅。

“哪怕有這樣明顯的缺點,這套劍法依然太逆天了,簡直可以稱得上單挑無敵。”宋青書看得冷汗涔涔,想到若有人用這套劍法對付自己,自己只能指望依靠輕功看能否在極短的時間脫離對方的攻擊範圍,不然絕對只有死路一條。

這套劍法太過神奇,瞬間就吊起了宋青書的胃口,可惜的是這間石室記載的並不完整,只有劍法的一部分,他急忙跑到第三間石室去一探究竟。

一踏進石室,便覺風聲勁急,卻是三個勁裝老者展開輕功,正在迅速異常的奔行。這三人奔得快極,只帶得滿室生風。三人腳下追逐奔跑,口中卻在不停說話,而語氣甚是平靜,足見內功修為都是甚高,竟不因疾馳而令呼吸急促。

只聽第一個老者道:“這一首‘俠客行’乃大詩人李白所作。但李白是詩仙,卻不是劍仙,何以短短一首二十四句的詩中,卻含有武學至理?”

第二人道:“創制這套武功的才是一位震古爍今、不可企及的武學大宗師。他老人家只是借用了李白這首詩,來抒寫他的神奇武功。咱們不可太鉆牛角尖,拘泥於李白這首‘俠客行’的詩意。”

第三人道:“紀兄之言雖極有理,但這名‘銀鞍照白馬’,若是離開了李白的詩意,便不可索解。”

第一個老者道:“是啊。不但如此,我以為還得和第四室中那句‘颯沓如流星’連在一起,方為正解。解釋詩文固不可斷章取義,咱們研討武學,也不能斷章取義才是。”

宋青書暗自奇怪,他三人商討武功,為何不坐下來慢慢談論,卻如此足不停步的你追我趕?但片刻之間便即明白了。只聽那第二個老者道:“你既自負於這兩句詩所悟比我為多,為何用到輕功之上,卻也不過爾爾,始終追我不上?”第一個老者笑道:“難道你又追得我上了?”只見三人越奔越急,衣襟帶風,連成了一個圓圈,但三人相互間距離始終不變,顯是三人功力相若,誰也不能稍有超越。

宋青書不禁宛兒,一群逗比,又是誤入歧途的可憐人。也懶得理他們,直接望向石壁,很快注意力便落在壁上所刻的那匹駿馬,昂首奔行,腳下雲氣彌漫,便如是在天空飛行一般。

他照著先前法子,依著那馬的去勢存想,內息卻毫無動靜,心想:“這幅圖中的功夫,和第一二室中的又自不同。”

再細看馬足下的雲氣,只見一團團雲霧似乎在不斷向前推湧,仿佛意欲破壁飛出,他看得片刻,內息翻湧,不由自主想拔足便奔。

“看來這是一套輕身功法。”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劍二十三,宋青書忍不住有些失望,不過他轉念一想,《太玄經》裏面的劍法都如此神奇,輕功肯定也差不到哪裏去。

正好之前那三個老者到另外石室去了,宋青書便回想剛才那種內息翻湧的感覺,拔足便奔。

也不知奔了多少圈子,終於將一團團雲氣的形狀記在心裏,宋青書心中喟然一嘆,這套輕功也不全,應該還要聯合其他石室的內容,才能將這套輕功全部學會。

從他如今所學的效果來看,這套輕功最大的特點是——無視重力!

其實這個世界的輕功或多或少都有無視重力的特點,畢竟人能一躍數丈、奔跑速度若駿馬在前世那個世界根本無法想象。

但這些輕功同樣有個特點,那就是利用速度來克服重力。按照前世物理學知識也能理解,只要速度夠快,石頭也能在水面之上飛。所以這個世界上的輕功高手,可以一躍十數丈,同樣也能踏水而行。

不過若是讓那些輕功高手一步步慢慢沿著墻走到頂部,又或者像平日裏散步一樣在湖面上行走,那是萬萬辦不到的。

可《太玄經》裏蘊含的輕功,卻能真正讓人無視重力,在任何環境下行走都仿佛如履平地——就好像前世電影《魔戒》中那幾個戒靈所騎的馬一般,哪怕面前是個垂直的懸崖,都能一步一步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