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7章 大結局(第6/7頁)

此時清國的處境和春秋戰果末年的齊國一樣,雖然依然有不俗的實力,但秦國已經一統天下,大勢已去,再也沒了反抗的心思。

再加上西夏、金國投降之後的良好待遇,清國臣民最後一絲顧慮也沒有了,投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宋青書一統天下過後,朝野上下開始催促他給諸位妃嬪相應的稱號。

盡管他不願意給諸女分出高下,但架不住禮教如此,很多事情也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

最後冊封周芷若為皇後,東方暮雪為皇貴妃,在天下臣民眼中,這個皇貴妃極為神秘,很少有人知道她的來歷,竟然能成為嬪妃中最高等級。

封阿九為貴妃,任盈盈為淑妃,趙敏為德妃,完顏歌璧為賢妃,原本她是不願公開進入宋青書後宮的,只不過架不住對方的軟磨硬泡,再加上之前生的孩子跟了唐括辯姓,也算對亡夫有個交代,便半推半就從了。

封木婉清為莊妃,蘇荃為敬妃,趙瑚兒趙媛媛並列惠妃,薛寶釵薛寶琴姐妹並稱順妃,夏青青為康妃,小龍女為寧妃。

原本夏青青是不願公開進宮為妃的,但宋青書太強勢了,再加上這些年在金蛇營大家都知道他倆關系,所以也不掩耳盜鈴了。

另外宋青書是打算給冰雪兒留一個靠前的妃位,因為她是自己來到這個世界後第一個對他好的女人,可以說他命運的起點和轉折都是她帶來的,兩人之間的感情最純粹不摻雜任何利益,可找到她的時候她說什麽也不願意,她可以私底下和他在一起,但絕不能讓先夫名聲蒙羞,堂而皇之進後宮她是絕對不同意的。

宋青書對其他人可以用強,對她卻絲毫舍不得違逆,便只好放棄了這個想法,改而在白馬湖畔還有遼東的玉筆山莊附近給她修建了很多別院,一來可以讓她照顧兒子,二來可以經常去看她。

王家比較尷尬,原本他們家肯定有一個妃位的,但到底讓誰上很麻煩,讓李青蘿上的話,王家可丟不起這個人;讓王語嫣上呢,他們又過不去心裏那道坎,盡管王子騰想了一些辦法,但都被家族內部否了,是以就耽誤下來,不過還有麗妃、華妃兩個位子空下來,以後總有機會的。

另設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待遇皆為正二品。

分別授予耶律南仙,李清露,趙瓔珞,完顏萍,完顏重節、黛綺絲、霍青桐、楊妙真、耶律燕,這些人,基本上背後都代表著各國各方的勢力,需要以此來平衡。

不少人對此不無非議,像李清露這種,名義上是賈寶玉的妻子,黛綺絲這種更是離譜,雖然曾經是武林第一美人兒,但女兒都多大了?

但宋青書力排眾議,再加上各民族融合,像蒙古、金、清、西夏等國這樣的事情司空見慣,大家便不了了之。

趙瓔珞和那兩個沒心沒肺的妹妹不同,她對宋青書代宋一事頗為不滿,花了好大力氣才哄回來。

另外設正三品婕妤九人,李沅芷、方怡、曲非煙、鐘靈、谷姿仙、靳冰雲、單玉如、何鐵手、桑飛虹。

雖然當初李可秀背叛,但李沅芷犧牲名節舍命相救的恩情仍在,再加上江北綠營有不少李家舊部,所以她的上位也順理成章。

靳冰雲對位置並不是很在意,她之所以願意入宮,主要是為了和宋青書更接近,可以趁機探求天道,只可惜每次那家夥都帶她討論人倫大道。

其他幾人都曾經對宋青書的事業做出過不小的貢獻,像何鐵手、桑飛虹這種負責江湖情報網絡,賣力地給宋青書輿論宣傳,若非出身太低,恐怕位置還會靠前。

正四品美人十三人,分別是曾柔、喀絲麗、沈璧君、雙兒、藍鳳凰、陸無雙、程英、阿紫、蒲察秋草、水笙、沐劍屏、駱冰、史湘雲。

其中喀絲麗雖無妃位,但身帶異香,宮女都私底下稱呼其為香妃。

除此之外的諸女中,黃蓉拒絕了麗妃之位,寧願有時候呆在高麗,有時候回桃花島,倒是不再拒絕宋青書去看她,卻始終不願意入宮。

阮夫人因為夫家的關系,再加上自己也不願進宮和諸女爭寵,所以婉拒了邀請;

陳圓圓則是紅顏禍水的名聲在外,擔心給宋青書帶來厄運和非議,也不願意被冊封,她本身早年間在後宮本就呆煩了,不管是皇妃也好,王妃也罷,她都做過,實在不想再踏足皇宮。

另外還有個重要的原因是她不願意斷了女兒阿珂的路,對女兒的心思她可是一清二楚……

南蘭素來身子不太好,再加上前些年染病後一直不好,自覺時日無多,便將女兒苗若蘭委托給宋青書代為照顧。

戚芳在麻溪鋪老家隱居悠然自得,也不願再卷入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