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8章 雙線作戰(第2/3頁)

西南的地下溶洞直接將其與醫療研究基地連接起來,拿下三洞盟,等若將醫療研究基地的最後一塊防禦短板補齊,將這裏徹底的從世人的目光中抹去。

西北面,其與安迪斯內陸湖相連接,有著極其便利的水上交通,雙方之間雖然有數百裏之遙,但是順河而下,不過一日路程,這在安迪斯大山中,殊為難得。

一旦占據了這裏,永夜軍團將從三洞河和雅各布江古河道兩個方向,對四水城形成包圍壓迫之勢。

唯一缺陷,就是在拿下四水城,將城寨聯盟徹底根除之前,三洞與雅各布古河道之間的聯系算不上緊密。

醫療研究基地西北面與雅各布古河道相連的一線天,易守難攻的同時,也意味著崎嶇難行,永夜軍團先前往醫療研究基地運輸物資,就費時費力,好在醫療研究基地地盤足夠大,能夠完成一部分自給自足。

不過心中有更大規劃的肖恩,看得更遠,一旦他們炸開雅各布古河道,讓雅各布江恢復舊觀,將四水城打掉,整盤棋將會活過來。

換句話說,肖恩看中了三洞盟這塊地,準備將其拿下來,作為永夜軍團的總部。

永夜軍團花費大精力、大代價打造的飛鷹傳信系統,在這次對城寨聯盟的反擊戰中,展現的淋漓盡致。

若是沒有這個系統存在,這種以百人衛為單位的全線作戰,就是作死。

有了它則變成了最經典戰例。

團與團、校與校、衛與衛之間的協作,哪怕隔著數道山嶺,乃至上百裏地,依舊親密無間,同步進行。

僅此一項,城寨聯盟敗的並不冤枉,即便是他們的高層沒有被肖恩一鍋端,在這種領先這個世界數個档次的先進戰術面前,他們也無法抵擋,頂多會讓永夜軍團推進的速度更慢一些、損失更大一下,根本左右不了最終結果。

東線的第一、第二、特種兵團碎顱軍團收縮防線的時候,永夜軍團第三兵團帶領著自己的附屬工兵兵團,翻山越嶺,浩浩蕩蕩,直接殺奔三洞盟。

不過他們並沒有走一線天和醫療研究基地,這裏並不適合大部隊行軍。

不僅是這裏,除了雅各布古河道,整個安迪斯山脈,都不適合大規模行軍,而且雅各布古河道能夠容納大規模行軍,還是經過永夜軍團大建設之後的事情。

永夜軍團對城寨聯盟發動進攻,為什麽以百人衛為單位?

這絕不僅僅因為永夜軍團多線協同作戰需要,還因為安第斯山脈獨特地形決定的。

復雜的地形決定了,以百人為單位,既能保證最基本的攻城拔寨的戰鬥力同時,也是行動速度最快的。

相反人數越多,行動速度也就越遲緩,完全達不到奔襲的目的。

第三兵團加上附屬工兵兵團,林林總總,不下八九千,再加上糧草牲口,若是用集體行軍模式,想要到達肖恩指定位置,最起碼一周以後,這還是緊趕慢趕的情況下。

所以,第三兵團采取的方式與東線的進攻方式一般無二,以百人衛為單位,齊頭並進,以主戰兵團為鋒,附屬工兵兵團為杆。

主戰兵團輕裝上陣,快速突進,遇村破村,逢寨攻寨,一刻也不停歇。

而跟在他們身後的附屬工兵兵團,穩紮穩打,遇水搭橋,逢林開道,收村接寨,紮營建寨。

前者帶來的毀滅與死亡,後者帶來的是重生和希望,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第三兵團所過之處,直接將沿線的城寨,全部納入了永夜軍團的統治之下。

不過這樣做的壞處就是對附屬工兵兵團的數量需求有點大,不得不將正在雙子城大搞建設的第四附屬工兵兵團調了上來。

而第四主戰兵團的防線前移,在巴士底廢墟上駐守。

永夜軍團這兩年中雖然沒有成立第二個軍團,不代表自身不發展,它現在屬於典型的加強軍團。

不光成立了第四主戰兵團,所有的兵團都屬於加強團加強校,只是衛級以下沒有太大變化就是了。

少的兵團增加一個加強校,多的甚至增加了兩三個加強校,一個兵團都快獨立成軍了。

等到這次戰爭結束,永夜軍團一分為二,成立第二支軍團,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三兵團雖然臨時受命,但是狂飆突進的速度,比起東線只快不慢。

永夜軍團雖然沒有占領雅各布古河道兩邊的群山,但是在其與城寨聯盟的蠶食下,兩側大山中的青壯山民,舉家、舉村、舉寨的遷往雅各布古河道的,比比皆是。

留守在這裏的,要麽是那些孤寡老人,沒有能力,也不願意動彈,要麽就是極為偏遠,消息閉塞的小山村、小城寨,多數以家庭為單位。

大多數是空村空寨,甚至有一些士兵就是從這裏搬遷出去的,對周邊情況了若指掌,由他們帶路,不費吹灰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