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09章 人員分流(第2/3頁)

永夜集團軍想盡辦法壓榨出戰俘身上的所有價值不假,但是一些最基本的生存權益還是會予以保障的,比如吃飽肚子,一些吃食的控制,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提高那些戰俘囚犯的勞動改造熱情。

冰城狙擊戰結束後的一周,第一支分流的隊伍方才上路。

那些負責山民和山地肯塔納野蠻人戰俘運送的永夜小隊,挑選人員需要花費時間。

永夜集團軍調配物資,設立補給點,同樣也需要花費時間。

這年頭,可沒有的士大巴,就連牛車馬車的數量都不多,實用性也不高。

就憑永夜集團軍現在的財力物力,一個百人隊伍,最遠程的,也只能配備兩輛牛車和五輛人力風帆獨輪車,主要還是靠步行。

在路況復雜的大山中,最實用的運輸工具,並不是馬車牛車,而是這種獨輪車。

一經研發,便深受永夜集團軍全體官兵的喜愛,是每個衛隊必備裝備,大大提升了他們的行軍速度。

拖累一支隊伍行軍速度,毫無疑問就是那些裝備精良的步人甲,可他們又是一個百人衛的核心,若是沒有他們,戰鬥力大打折扣不說,一些戰術根本沒有辦法執行。

有了人力獨輪車就不一樣,推著走,那可比扛著走要省力的多,無論是補給物資還是一些原本不方便的攻城器械,也能隨行。

實用程度甚至在馱馬之上,其不僅擁有遠遠超過托馬的運載量,也不需要增加額外口糧消耗,制造同樣方便,附屬工兵團隨便拉出一名來,就地取材,三兩天就能制造一輛出來。

消耗的體力也沒有想象中的大。

聽它的全名就知道了,這種獨輪車有兩種供力系統,除了人力外,前面還安裝了可以開合的風帆,順風開,逆風合。

順風狀態下,路況良好,當真是健步如飛,數名士兵輪流推動,速度比起馱馬,只快不慢。

永夜集團軍配給這些遷涉隊伍牛車和推車,並不是用來運載糧食的,而是方便照顧那些體力較差,容易掉隊的,隨身攜帶的糧食和物資很少,主要是用來應付突發狀況。

吃飯住宿,永夜集團軍已經在沿途設立了補給點,他們只需要走過去,便有熱乎的飯食可以吃、暖和的炕頭可以睡,讓那些惴惴不安的山民大開眼界的同時,也吃了一顆定心丸。

他們早就聽說了永夜集團軍的與眾不同,但是沒有想到差別這麽大。

他們以前的效忠對象,剝削他們都是一頂一的好手,但是真正到了做事情,八成拉稀,更別說這種細致入微、面面俱到的狀況,這簡直是想都不敢想象的。

出發之前,很多山民都抱有一種比較悲觀的情緒。

在他們觀念中,遠行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尤其是在凜冬的遠行,更是危險十足,疲勞、饑餓、寒冷將會如影相隨,榨幹他們的體力和生命力,然後倒在陌生的土地上,再也爬不起來,他們當中能有七成到達目的地,都算成功。

現在狀況完全不是那麽回事,一路上永夜集團軍不僅充分考慮到了補給問題,同時也考慮到了他們的體力問題,哪怕半途中出現體力不支狀況,那些隨隊的永夜士兵,也會協調安排人手,或坐牛車,或坐人力車,將他們帶到下一個補給點。

調整一夜,能夠恢復的,則繼續隨隊前行,若是狀況惡劣的,則留在補給點,暫時調理修養,或跟隨後面的隊伍,或直接就地安置,手腕靈活而又機動。

後一種狀況終歸是少數,畢竟出發前,他們已經仔細篩選過一遍。

遷涉路上,也沒有想象中的沉悶,那些隨隊的永夜士兵,尤其是帶隊的隊長和副隊長,不僅處理各種事物是一把好手,通常會還有一個能說會道,活躍氣氛同樣在行,或是講故事,或是教他們帶他們一起唱歌,或是向他們描目未來的生活景象。

不知不覺中,下一個補給站就到了。

別說是死亡的,就連掉隊的也屈指可數。

說來簡單,做起來可沒那麽容易。

先不說對永夜集團軍各方面協調性的要求,單說這些素養不低的帶隊隊長和副隊長,就需要五六百人之多。

也就人才濟濟的永夜集團軍敢這麽玩。

看看人家,再環顧一下自己的四周,班希伯來又忍不住發生長嘆,僅憑這一點,他敗的不冤枉。

這次戰爭難民分流疏散,整整持續了兩個月。

共計疏散戰爭難民八萬有余,極大緩解了四水城的壓力,即便是沒有永夜集團軍的援助,支撐到明年開春也不成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死亡人數不過百,大多數都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造成的。

這個數字若是傳出去,絕對是不敢置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