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2章 黑科技之始(第2/3頁)

這裏是指大環境,像愛因斯坦、霍金那種開掛人物不算,這種人數遍整個人類歷史也沒幾個。

永夜軍領的黑科技,對人的依賴,遠遠超過了機器。

更準確說,永夜軍領用個人能力彌補機器上面的不足。

肖恩前世的科技發展模式,需要大量的基礎知識積累,裏面有無數科學家前仆後繼的研究,花費了數百年的時間,才走到了那種程度。

永夜軍領現在的發展速度雖然迅速,但是底子終歸太薄,很大程度都是依賴肖恩前世帶來的所學。

但是他所學的東西對整個現代工業體系,用九牛一毛形容有點誇張,但絕對只是最基礎的東西,到現在他們還沒有將對現代工業體系有著支柱性作用還沒有搞出來——電力。

北方要塞的電力並非正統電力,依舊是術法能量的變種。

永夜軍領未來的工業基礎體系的支柱動力,恐怕也不是電力,而是術法能量。

既然已經有了更好選擇,為什麽還要緊盯著原先的不放?

術法能量無論可塑性還是應用範圍,都要比電力廣很多很多。

肖恩很早以前就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

兩個世界看起來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在根源上面具有巨大差異。

若是前世的便捷,就用前世的。

若是發現了更便捷的方法,就用現在的,沒必要完全追求一樣。

最重要的是,想要點電力這棵科技樹,肖恩還沒有太大的頭緒,但是術法能量,已經窺見門道,用不了多久,就能建造自己軍領的第一座能量反應室,一旦建設成功,將預示著他們的工業體系進入一種全新境界中。

其實這種科技技能模式,與鄧普斯團長先前提出來的彈道學戰技非常相似。

固然有速成的功效,但是只能作為臨時替代品,最大化的發揮物力的作用才是正道。

畢竟人的靈魂能力,目前來說也是有限的,這自然意味著他們能學習的技能同樣有限,若是滿足於這種模式的話,發展到一定程度後,他們將會舉足不前。

最正確的做法,還是將這種科技技能作為領頭羊的作用,將目光瞄準那些憑借當前技術做不到的,一旦研發出能夠用物力代替的產品,他們便可以舍棄這一塊的科技技能,專注於其他暫時物力做不到的事情。

換而言之,生產制造各種專業機器,依舊是未來的大趨勢,但是在沒有達到這種程度之前,可以用科技技能作為一種彌補。

科技技能這一塊,肖恩並沒有像戰技體系那樣,完全由自己操刀。

一來是,其他法師塔已經建立起來,妮蒂亞大長老他們開始步入正軌。

二來是,相比起戰技體系,科技體系這一塊實在是太過龐大,自凡是永夜軍領能夠拿的出手的行業,都可以進行這一方面的總結和嘗試,哪怕是有意識空間幫忙,時間成十幾倍的放大,肖恩也有點分身乏術。

無論是戰技體系和科技體系,那都屬於不停成長和改進的。

經過一輪實戰,炮兵不就需要歸納彈道學戰技。

巡山獵人需要針對性的獵人戰技體系。

就連終極技能,前線也傳來了使用反饋意見,提出了改良意見。

主要集中在絕對壁壘上。

這個技能強悍固然強悍,但是持續時間太短,尤其是處於群體防禦狀態的時候,承受的攻擊越多,術法能量消耗越快,持續時間也就越短。

絕對防禦狀態在大多數時候,是一種浪費,畢竟士兵本身反應能力還在,若是讓士兵對這種絕對防禦狀態形成依賴,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大多數意見是,寧可削弱絕對壁壘的防禦能力,也要增加持續時間,若是能與士兵本身反應能力合二為一,最好不過。

絕對防禦和新模式都能保留下來,那就更好了。

甚至還有士兵提出了第三個終極技能的設想——群體加持。

帶隊大騎士的終極技能,不再是單純覆蓋在自身身上,而是像絕對壁壘一樣,附加在別人的身上,從而達到整體戰鬥力暴增的目的。

說白了,就是將英靈附體轉變成群體性質。

這一點在打造英靈附體這個終極戰技的時候,肖恩就考慮過這一塊,不過最終舍棄了,當時是基於刀尖原理考慮。

刀尖越鋒利,越容易撕開敵人的陣型,更何況大騎士還有著對抗冠軍騎士的潛在意義,若是太過分散的話,反而容易浪費。

但是從第三集團軍損失最嚴重的前鋒尖哨反應來看,這種方式只是純粹考慮了利益,卻沒有考慮人的感情。

擁有終極戰技的大騎士生存能力大幅度提升,但是他們的陣亡率卻有增無減,很多時候,他們率領的部下逃出來了,他們反而折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