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8章 以信仰對抗信仰(第2/3頁)

紙是包不住火的,尤其是永夜軍領有意識搞大的情況下。

克裏斯丁大公準備向永夜軍領投誠的消息,很快便傳遍了整個花語高原。

這自然又是一塊巨石落水,激起了無數浪花。

罵他背叛者的不在少數。

稱贊他做出明智選擇的也有不少。

作為花語高原的領頭羊,當他展現出這種姿態的時候,本就一盤散沙的地方領主,徹底散了架子,很多紛紛有樣學樣,跟著克裏斯丁大公向永夜軍領伸出了投誠的橄欖枝。

花語高原投降進程,遠要比預想得快的多得多。

永夜軍領在花語高原上的這把野火,並沒有白燒,那些對他們無比仇視的革命黨,讓那些地方領主如坐針氈,松口願意接受他們投降的永夜軍領反倒成了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他們還不趕緊抓著上岸,難道真的準備淹死在水中。

放棄自己的領地,是永夜軍領接受他們投降的大前提。

沒有這個前提,永夜軍領根本不跟他們談。

這些地方領主唯一能夠爭取的,就是永夜軍領能夠讓他們保留多少既有財富,讓他們到了永夜軍領後,依舊能夠過上相對富足穩定的生活。

對於這一點,永夜軍領也不會完全按照他們的意願來。

有時候擁有的財富與影響力是成正比的。

若是讓他們保留的財富足夠多,哪怕是到了永夜軍領內部監視居住,也是一堆不安定因素。

為此,軍事參謀部專門制定了嚴苛的納降標準,根據他們原本的爵位,給他們大體劃定一個保留的財富金額。

反正是不上不下,既能夠在永夜軍領生活無憂,但是想要搞什麽大動作,僅憑那些財富是遠遠不夠的。

對此那些地方領主雖然滿肚子意見,卻也不得不接受,因為他們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了。

三個月後,克裏斯丁大公昭告天下,正式向永夜軍領納降。

布萊恩家族成為了花語高原的過去式,永夜軍領成為花語高原的掌權者。

跟隨克裏斯丁大公一起納降的地方貴族,全部拖家帶口的,遷徙到永夜軍領領都新布瑞桑居住。

那些革命黨,原本屬於布萊恩家族的麻煩,成為了永夜軍領的麻煩。

永夜軍領給這些革命黨兩個選擇。

一是,放下手中的武器,即可回家,對於他們以前做的事情,既往不咎,他們將會被當成永夜軍領的領民對待。

二是,頑抗到底,被永夜軍領當成匪類剿滅。

面對永夜軍領給出的道路,選擇後者的,遠遠要比前者多。

一些人參加革命黨的原因,或是只是單純的活不下去,或者為了崇高的革命理念。

但是他們已經從這種暴亂中嘗到了甜頭,成為了既得利益者,再想讓他們重新回到以前,自然沒有人願意。

野火之所以被稱之為野火,因為是不可控的。

它既能夠燒傷敵人,同樣也能夠燒傷放火人。

但是那些革命黨很快發現,永夜軍領不是花語高原的那些無能地方領主。

兩者無論實力還是行動力都不在一個量級上,哪怕是他們收到了永夜軍領的通牒,並且做好了相應的準備,但是依舊架不住永夜軍領兇猛活力的狂轟濫炸,沒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夠在永夜軍領強大的攻勢面前,堅持三日以上。

永夜軍領對於這種革命黨的威脅最大的,並不是他們強大的武力,而是他們強大的輿論攻勢。

永夜軍領與聖以太教廷做鄰居,明爭暗鬥了這麽多年,早積累了眾多與信仰作鬥爭的經驗。

想要抵禦信仰侵蝕的最佳方法,就是另一種信仰。

永夜軍領自然也擁有自己的信仰。

這裏的信仰,指的並不是對肖恩或者蘇菲麗雅的信仰。

那種個人信仰太過狹窄,更像是一種升華版本。

永夜軍領還有一個更廣義的信仰——領章,那是關於守護親人、守護領地的信念。

花語高原的那些革命黨的所謂革命理念,很多都是受永夜軍領的領章觀念影響,甚至變異而來。

裏面或多或少的摻雜了個人理解成分,甚至是有意識曲解的,讓其為自己謀取個人利益服務。

那些殘缺的、扭曲的理念,在純正的永夜軍領領章面前,自然是潰不成軍。

讓很多置身其中的人,有一種被欺騙利用的感覺,反過頭去對抗革命黨。

讓那些革命黨人幡然醒悟是次要的,永夜軍領大力宣傳領章的主要目的,還是在加強那些普通花語高原領民在這方面的抵抗力。

只有讓他們見識過更好的東西,他們才不會輕易的被殘缺、變異的革命理念所蠱惑。

沒有足夠群眾基礎,所謂的革命,也是無薪之火,用不了多久,自然而然就會熄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