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帝國之始(第2/3頁)

巴克大公的那幾個兒子,可沒有巴克大公的影響力,僅僅是卡爾特軍領的繼承權,就讓他們爭的頭破血流,更別說是將手伸向小亞細亞平原。

沒有了巴克大公在背後的弄權,諾曼王子只是一個少不更事的孩子,成為其他勛爵貴族手中的工具。

只是其他的勛爵貴族,沒有巴克大公的影響力和政治手腕,根本壓不住已經支離破碎的局面,尤其是蘇菲麗雅步步緊逼的情況下。

依靠復興王室勉強維持的局面,徹底崩潰。

整個小亞細亞平原外帶大半個斷脈草原變成了一鍋稀粥。

既有野心勃勃,想要借機而起的。

也有向永夜軍領暗送秋波,準備投靠過來的。

對於那些投誠者,永夜軍領是來者不拒,全部笑納,至於暫時有沒有能力,直接管轄他們無關緊要,先將歸屬名義拿下來,回過頭來再慢慢的消化他們不遲。

體量不同,行事風格自然也不同。

永夜軍領現在的體量,消化能力自然成倍上升,原本一些需要顧忌的事情,都已經無所顧忌。

兩線吞並戰爭打得火熱。

永夜軍領的大後方也在準備一件萬眾矚目的大事情——建國。

日期就定在信仰之劫的第二年,十月一日。

永夜軍領穿上了一件新衣——正式昭告天下,永夜帝國成立了。

肖恩登基為帝,蘇菲麗雅冊封為帝後,艾倫為皇太子,王位指定繼承人。

一個帝國的成立,絕不僅僅是變個名號,就能夠完成的事情。

若是事情這麽簡單,永夜帝國早在十年前,就已經成立。

其成立後,必然涉及到管理階層的調整,包括行政區域的劃分等等。

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更好的掌控整片領土而服務。

永夜帝國采取的是行省制。

他們參照就有的區域劃分慣例,以及自身的管理需要,對整個阿沙恩大陸進行了新的劃分,共計有十六大行省。

分別是安迪斯行省(原安迪斯山脈)、肯塔納行省(原肯塔納冰原)、東奧丁行省(原東奧丁草原)、西奧丁行省(原西奧丁草原)、奇跡行省(原奇跡半島)、江東行省(朵瑙江以東直到沿海岸)、江西行省(朵瑙江以西到卡爾特軍領)、大灣行省(大灣群島)、花語行省(原花語高原)、卡爾特行省(原卡爾特軍領)、曼育行省(原曼育軍領)、斷脈行省(原斷脈草原)、東亞行省(原小亞細亞平原東部區域)、西亞行省(原小亞細亞平原西部區域)、雙北行省(雙子半島北島)、雙南行省(原雙子半島南島)。

沒錯,永夜帝國不僅將占領區域進行了行省劃分,就連還沒有來得及染指的卡爾特軍領、雙子半島以及小亞細亞平原西部、奇跡半島也進行了行省劃分。

這已經充分表明了,永夜軍領從上到下的野心。

在他們看來,這些地方,都已經是他們的囊中之物,落入他們的掌控中,那是遲早的事情。

每個行省都設立總督府,委任一名總督進行地方管理,組建一套屬於自己的管理班子。

總督不再是傳統的貴族世襲,而是通過層層選拔任命的。

每個行省又下設數量不等的郡城,少則五六個,比如蠻荒的肯塔納冰原,面積較小的江西行省,多則十幾個,比如面積遼闊的東奧丁行省和西奧丁行省。

與總督一樣,郡城中均設市長一職,進一步細分地方管理。

郡城以下,則有村鎮、寨堡、聚集點、部落等多種多樣的方式組成。

到了這一階層,則處於自治狀態,由各個村落或者部落推舉出來的頭人、村長、首領作為直接管理者。

只要他們不違背,不觸犯帝國法律,帝國是不會直接罷免他們的。

至於未來,帝國會不會將手伸到這一層,那就是另一層的事情了。

層層分解,層層架構下來。

永夜帝國的權利並沒有得到分解,反而前所未有的集中。

每座行省省城,連接帝都的能量輸送管道以及法師塔群,屬於優先建造的行列中。

就算是沒有它們,那些總督妄圖將這些行省經營成自己的領地,那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他們的王,不僅是王,還是神,能夠直接聆聽那些領民信徒的聲音。

誰也不知道,自己身邊的人,是不是肖恩陛下的信徒。

為了保住自己得來不易的官位,上至總督,下至村長首領,那都得兢兢業業,大公無私,否則等待他們的就是牢獄之災。

當為官者,一心為民謀福利,創造財富的時候,他們想不得到擁護,想不繁榮昌盛都難。

永夜帝國就像一輛開足馬力的戰車,轟隆隆的往前開,要麽加入其中,要麽被其輾的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