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至尊老頭(15)(第2/2頁)

老皇帝這些兒孫裏,能挑出三個有勇氣的,說明老皇帝還不算太失敗。

“很好,你們都過來,就坐到朕身邊來!”

內侍們趕緊在皇帝兩側的位置設好桌案,請太孫們就坐。

“今日見到你們,朕這個皇祖父很是高興,咱們爺孫正可歡聚一堂!”

皇孫們坐在座位上,面前擺著的雖是美酒禦膳,一個個卻半點沒有歡聚的感覺。

京裏把局勢都傳成什麽樣了!

眼瞅著北蠻大軍不知道什麽時候就要打來了。

等北蠻大軍快挨著京城了再跑還趕趟嗎?

皇祖父當真是老糊塗了,還在這兒盡弄這些個沒用的,反正他是陛下,不管什麽時候跑,他身邊都有精兵強將,安危是不用愁的。

司靜航那一雙火眼金睛多尖啊,就殿上這些人,那微表情,那身體小語言,幾乎就把心思都寫腦門上了。

當他樂意瞅這些個酒囊飯袋紈絝米蟲啊!

因此意思意思,吃了幾口熱乎菜,舉了幾次杯子,就宣布此次親情聚會到此結束。

眾皇孫如蒙大赦,謝恩歸家,臨走時還不忘記向被留下的三個人投去同情的目光。

這三位兄弟和大侄倒真是勇氣可嘉,沒準還想博個富貴啥的,可富貴也要有命在啊?萬一北蠻大軍打過來,城沒守住,那白得個名聲有什麽用?

“你們三個,從今日起,就搬進宮裏來吧!”

那幫子廢材走了,大殿裏清靜不少。

司靜航用挑組裏下屬的眼光上下打量著這仨人……

誒,這挑選的群體基數太小,優秀閃光點還是有點不足啊!

皇宮裏的大動靜,沒過半天,就讓滿朝文武都知道了。

大夥兒還挺慶幸的,這皇孫們當中,還真有這樣不畏生死,與京城共存亡的人。

既然留守的皇孫人選都定下來了,可以商議南巡的事兒了吧?

果然第二天,群臣上奏折,擺出各種理由,這南巡宜早不宜遲,該當立馬動身,正好還能趕上江南的好風景……

再一個天子出巡,身邊各種有份量的文臣武將肯定得隨行啊!

這個上奏折表示,陪王伴駕,忠心不二。

那個寫奏折說道,身為內閣重臣,自然是陛下在哪兒,他就在哪兒,這樣才好隨時商議國是嘛!

當然了也有大臣慷慨激昂地表示,自己當輔佐太孫,堅守京城,為國盡忠,只是有個小小的請求,家中有兩個犬子,能否讓他們充入皇家侍衛,有隨行保衛天子的殊榮。

司靜航對於這些奏折,都批得十分爽快。

想南巡的就南巡,想留守的就留守。

求仁得仁,無怨無悔!

然而等到定好的日子,皇子皇孫,文武眾臣景然有序地出了城,行到城外十八裏亭。

聖駕就停下了。

眾人都料著老皇帝畢竟年事已高,頭回出遠門,身子骨有些受不住,停下來歇歇也是有的。

身為隨行重臣的呂相,特意步行過來,探問究竟。

只見長亭兩側圍起了長長的幔賬,亭的石桌上擺滿了酒菜,而老皇帝司靜航,就坐在當中的一張桌子前獨酌。

“呂卿來啦?坐吧!”

呂相有些摸不著頭腦,但還是依言坐定。

卻聽老皇帝又吩咐左右,“去將幾位大人,還有皇子們請來。”

“陛下這是?”

若是從前,老皇帝皺一皺眉頭,呂相都能猜個**不離十。

可自打老皇帝在後宮裏中過毒之後,性情大彎,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般詭異,讓他壓根琢磨不透。

“待他們來了,呂卿就知道了!”

這位呂相,司靜航才穿過來的時候,猛一看這位相貌堂堂,鼻直口方,像是個清正廉潔的大忠臣模樣,然而再一細看資料,大忠臣遠遠夠不上,倒是能稱一聲權臣,而且還是個極其惜命擅長結黨的權臣。

沒過一會兒,眾人都來齊了。

司靜航就讓眾人就座。

“朕思前想後,未戰先逃,實在是愧對先皇先祖,只怕百年後無顏相見,因此這十八裏路,倒讓朕下定了決心,誓要與京師共存亡!”

眾人心裏一格登,差點就哭出聲來。

陛下啊陛下,這都興師動眾,出城十八裏了,您老人家又冒出這一套來,總不會是想叫大夥兒跪地求懇,玩那一套心不願但是為群臣所苦勸才肯動身吧?

那您倒是早說呀!大家也能提前想好詞兒,這都什麽時候了還在這兒耽誤工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