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歸來

後經李三指認, 另外兩名潑皮很快被逮捕歸案,其中一人還差兩個月滿十二,另一人則只有十歲。

顯然, 這是三名未成年犯。

被抓到時, 十歲的那個正惶惶不可終日,見到衙役的公服後渾身癱軟當場失禁;而另一人卻在青樓門口與人嬉皮笑臉搶活兒, 被抓後渾不在意, 並肆無忌憚地大聲嚷道:“是他自己掉下去的, 與我何幹?我尚且不滿十二,誰又能奈我何?”

大牢有什麽好怕的?頂多打幾板子,咬咬牙就過去了,幾天後出獄老子又是一條好漢!

欠債還錢殺人償命, 衙門的人自然是希望將這些惡徒處以極刑, 也讓他們感受一回當初石頭的絕望。可偏偏根據法律, 這三人很可能只需要用流放和苦役償還。

而且, 這起案件方方面面都透出特殊性:

不僅僅是李三等人十二歲以下的敏感年紀, 死者石頭的生母縱容、繼父殘暴、李三等人的邪惡……這五個與石頭的死關系密切的嫌疑人都或多或少的參與了, 聯手將一個八歲的孩子一步步推向死亡的深淵。

就是這樣的冷漠和長久以來的步步緊逼,才更令人痛心, 更讓人窒息。

所有人都間接導致了石頭的死亡,但從真正的謀殺定義來看,卻又沒有一個人直接動手殺死石頭, 這無疑給定罪量刑帶來極大的迷惑性和困擾。

肖明成又氣又愁, 不許獄卒給那三人飯吃, 只喂水吊命即可。他連著兩宿沒睡,跟度藍樺商議許久,決定直接寫折子奏報成寧帝, 把這燙手的山芋丟出去。

這件案子真的太敏感了,不管他怎麽判,都會引發部分人不滿,嚴重的話還可能牽連無辜,索□□由皇帝和朝臣們裁決,誰也說不出什麽來。

只是案件轉手,他卻未必什麽都不能做。

肖明成命人將那三個少年犯查了個底兒掉,什麽調戲婦女、偷雞摸狗、欺負老弱等等都實屬常見,關鍵他們都是大牢的常客,盜竊、打人做慣了的,這些罪行若放在成年人身上,早就將牢底坐穿了!可他們非但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

“……人之初,絕非人人性本善,此三人本性之邪惡幼時便初見端倪……豈不聞兒時偷針,大時偷金,如此縱容所圖為何?他三人固然年輕,但死者乃八歲幼童,更為年幼,何其無辜?臣懇請嚴懲……”

最致命的是,那三人很明確的知道相關法律條文,也因為變本加厲肆無忌憚,以致釀成惡果。

說句不中聽的,有的人天生就是壞種,若這三人在最初犯事兒時就被關押至今,又怎會繼續殘害無辜?

可就是因為“他們年紀小”,一步步縱容,這才讓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犯下的罪行也日益升級。

如果這次再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那麽來日,他們是不是就要故意殺人了?

世人皆知十二歲以下的犯人要從輕處罰,但卻沒人告訴大家,十二歲以下的受害人該當如何?

肖明成慷慨陳詞,從各個角度陳述嚴懲的必要性。他沒要求一定是死刑,但比流放還嚴酷的刑罰是什麽?唯有死刑。

就連度藍樺也破天荒主動向宮中陳情,將石頭的案子在事實的基礎上稍加潤色,轉述給太後和皇後……

不出肖明成所料,這起案子被推到朝堂上之後,頓時引發軒然大波。

成寧帝命朝臣們各抒己見,然後那滿朝文武就迅速分為立場涇渭分明的三派:支持、反對,以及人數最少的中立。

三方進行了無數次激烈辯論,都堅持認為自己的主張才是對的,發現不能說服對手後,幹脆開始互揭老底,相互攻擊……

在禮部任職的司馬通給遠在雲匯府的肖明成去了信,在書信中,他高度贊揚了肖明成和度藍樺辦案的高效,以及對局勢判斷的準確性;如果他們沒有當機立斷將案子上報,日後絕對會被撕碎的。

朝堂之殘酷遠勝戰場,真可謂殺人不見血,那些文人讀了幾十年書,且不說究竟裝了多少治理家國的本事在肚裏,但前人們的陰謀陽謀,著實青出於藍。

京城多權貴,自然也多紈絝,小小一起案件,早已演變為黨派之爭,短短數日就有數位五品以上官員被牽扯在內,稍有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的局面。

肖明成的晉升本就快得刺人眼,多少同僚都眼巴巴看著,巴不得抓住他的小辮子呢!此事但凡他辦錯一點兒,只怕就真的要回老家種地了。

事發之前,恐怕誰都不會想到一個八歲的民間少年,竟會引發一場席卷全國的官場動蕩。

到了五月,這場風波儼然已經成為新舊兩派的戰爭,許多先帝的老臣本就對成寧帝上位後大肆提拔年輕人,進一步擠壓他們生存空間的行為不滿,如今自然要借題發揮。

老人自視甚高,居功自傲賣弄資歷,無法容忍年輕人挑釁自己的權威,危及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