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渡河(下)(第2/2頁)

沒多久,戴弗斯看著河面上密密麻麻滿是浮屍,他暗嘆了口氣,將視線移開,投向對岸:杜客亞人已經看不到一絲蹤影,顯然他們看到波軍的大潰敗之後,嚇得畏縮不出。

雇傭軍的後衛部隊以及輜重營也得以輕松地渡過肯特裏特河,然後全軍在首領們的帶領下占領已空無一人的奧戎塔斯的營地,倉皇逃竄的波斯人遺留下了大量的物質和給養,於是全軍在對宙斯、俄刻阿諾斯又進行了祭獻之後,開始了勝利後的狂歡慶祝。

因為每一個人都知道:打垮了奧戎塔斯之後,前方的亞美尼亞已經無人能阻攔他們前進的腳步,他們對能否回到希臘更加充滿信心!

第一卷結尾語

寫完了第一卷,戴弗斯在波斯的冒險經歷暫時告一段落,其實我寫的這段內容在色諾芬的《長征記》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後面雇傭軍還經歷了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沒必要再在這上面浪費筆墨了,因為那不是本書的重點,而且不是我自誇,我寫書不太喜歡灌水(其實是作者文筆差,不會堆砌華麗的辭藻……笑!)。

戴弗斯重生在這個時代,適應這個時代,並且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努力,當上雇傭軍首領,逐漸掌握了軍事技能,贏得了軍心,站穩了腳跟,已經達到了這一卷的目的。接下來,他應該為自己的理想去奮鬥,而不是無止境的在回鄉的途中征戰廝殺……

對於我來說,也算松了口氣,因為這一卷太限制我的想象力和思維的發揮了,畢竟小說這一卷的構思不能偏離《長征記》中的時間、人物、事件等線索太多,在保留原書大約百分之二十的故事基礎上,進行了百分之八十的創新。

接下來故事發生的地方則是一塊讀者們很陌生、學者們同樣不太熟的地域,這一片區域的歷史只在希羅多德的《歷史》、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以及其他那時代的學者遺留下的著作殘篇中有過只言片語,結合後世人發掘的廢墟碑文、文物等歷史證據,學者們才對這個地區那時期的歷史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是沒有一本詳細記錄它的歷史,因此那裏各個城邦有記載的歷史都是斷斷續續的,不但各城邦的政治體制、外交關系模糊不清,人物、事件、以及發生的時間也都不太具體。

我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國內關於它的資料就更少了),結合自己的推斷,再加上想象力,構思出了一個自己感覺較為合理的故事線索,隨著戴弗斯前進的腳步,將它的神秘面紗揭開。希望你們能夠滿意。

戴弗斯一生的征途還很漫長,這只是剛剛開始。讓我們陪伴著他,鼓勵著他,一起經歷他傳奇的歷程……

明天請開始欣賞第二卷:在大希臘。

第二卷 在大希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