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戴弗斯的軍隊(第2/2頁)

一開始,士兵們都不願意執行,行軍打仗完了已經很疲倦,還要幹這種苦活,累不累!可是在兩次山民夜間襲營,其他營地的士兵大潰,人員死傷,財物損失,唯有戴弗斯的部隊在壕溝土墻的保護下安然無事,士兵們才開始從心裏接受了這一規定。當然,戴弗斯只是在各個方面做了一些簡單的規定,他不敢太過認真,比如:作戰時逃跑,擱在前世從古至今都是砍頭的重罪,可他要這麽做,軍營的士兵非造反不可,所以他只采用了一些較輕的懲罰:杖責(還不敢打太多)、禁食等,對於看重榮譽的希臘人而言,當著戰友的面,被脫光褲子打屁股,是件極丟面子的事,除非是特殊情況,他們都會盡量遵守規定。

當然,有不少士兵忍受不了管束而跑去別的軍營,再加上死傷的士兵,戴弗斯軍營士兵數量應該大幅減少才對。要知道,整個希臘雇傭軍回到拜占庭時,由最初的一萬三千人(純指士兵)減少到九千人(已經比歷史上的人數多了一半,戴弗斯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他現在麾下的士兵數仍與當初接手時相差不大,約有一千四百名士兵。

之所以士兵數量沒有減少的原因有四個:一、戴弗斯管理軍隊盡量做到公平公正,無論隊官還是普通士兵,都一視同仁,並無特殊。每次戰鬥和劫掠收獲的財物也都按功勞由馬裏吉分發給士兵們,自己兩手空空;二、他的部隊戰鬥力最強,傷亡最少,尤其是在軍改之後。對於希望活著回家的士兵,當然是一個強力的依靠;三、他所建立的醫護營治愈了大量的受傷士兵,有一半的士兵選擇了留下,這其中克莉斯托婭的有意引導起了很大的作用;四、戴弗斯的個人魅力。“神眷者”、軍事天才,集神秘於一身,他對士兵們卻和藹可親,甚至多次用自己的戰馬馱負傷員……士兵們都樂於接受他的指揮,並親切地稱呼他為“我們的戴弗斯”。

現在,戴弗斯率領雇傭兵們在半年多的征戰中、在特殊的環境下已開始逐漸適應這些戴弗斯看來還比較簡單、但對這些士兵們已經很嚴格的軍法。所以,馬托尼斯知道他的士兵違反了戴弗斯在來拜占庭之前事先制定的法規,是肯定要受懲處的,這對於護短的他來說是有些難以接受。此刻,他已沒空想太多,因為戴弗斯已經掀開帳幕,帶著馬裏吉,步入了會場。

注:圖裏伊一萬多公民兵被盧卡尼亞人殲滅這一事件在歷史上真實發生過,不過是在大約十年後(具體時間不詳),發生的原因以後會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