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數學和水車(第2/2頁)

可當他們興沖沖的挨家挨戶的詢問時,均遭到拒絕。首先,新公民們大多文化水平低下,如今剛分到田地宅院,忙著打理一切,哪有時間去測試學習,有少數想學習的,以為將來參與公職做準備,可一聽要先通過測試,立刻頭大;而老公民們雖然受教育水平較新公民高,可一方面忙著給親人送葬,另一方面畢達哥拉斯學派在大希臘的風評不好,什麽秘密結社,崇拜邪神(他們奉“數”為神),反對城邦等等早就傳遍了各城邦,當然他倆不受歡迎。

忙了好幾天,一個門徒都沒招收到,兩人大受打擊,整日在城邦閑逛,無意間讓他們發現了戴弗斯教給梅爾西斯用於方便記賬的哈迪斯數字(其實是阿拉伯數字),要知道這個時代研究數學的希臘學者們有一個很頭痛的問題,由於代表數字的希臘字書寫繁瑣,一旦超過數字一萬,很難書寫,這為學者們進行公式運算帶來了很大的麻煩。而哈迪斯數字簡單、易學、易記,卻輕松解決了數學界最頭疼的問題,必將提高數學研究的效率,最重要的是數學將更容易在民眾中普及。(歷史上,解決希臘人這一難題的人是阿基米德,他首創了記大數的方法)

一想到這些,兩人如獲至寶,然而梅爾西斯對於他倆要求傳授如何使用這種符號的秘訣,表示了拒絕,並說:“這是戴弗斯大人傳授的,據說是冥王的恩賜,你們必須得到他的同意才能學習!”

兩人只好再次來找戴弗斯,本來他們以為這會比較困難。但是,戴弗斯立即表示了同意,他說:“數學來自於日常生活,我當然希望所有人都能學會,以便能運用到生活中去,以便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為生活提供便利,這才是學習知識的真正意義所在!”

戴弗斯的這番話讓兩個年輕人大受觸動。

於是,戴福斯提出建議:請他倆在廣場上開設免費的數學公開講座,為願意來學習的城邦公民講授數學的基礎入門,元老院願意為他倆背書,倡導民眾積極參與,這樣時間一長,就可以為畢達哥拉斯學派培養大量的數學愛好者,自然畢達哥拉斯學派也就能在阿門多拉臘紮下根來。

兩位年輕氣盛的門徒不願一事無成、灰溜溜的回塔蘭圖姆,思慮再三,終於決定打破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傳統,進行公開授課。

得到兩人的同意後,戴弗斯大喜,立刻邀請二人參與水車的設計和制造。

前世,戴弗斯在中國南方水鄉常見水車遍布,看起來似乎是一個很容易制造的東西,但戴弗斯讓監造官阿萊克西斯帶著木匠試制後,發現並不容易:不是因為支撐架受力不均而倒塌,就是轉輪的輪軸角度不一導致轉動不靈……等等。小小的水車其實涉及到數學比較精密的演算和力學的運用,而這個時代的數學家往往都兼通物理,因為這兩者之間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所以戴夫斯只好向兩位年輕的畢達哥拉斯學派門徒求助。

當他拿出水車的簡易圖案並說明它的用途時,兩人頓時被吸引住了,經過仔細觀察後,他們認為這是“數學之神”幫助人類更好生活的一個完美體現(完全忽略這本是戴弗斯的創意),加之在阿契塔的帶領下,塔蘭圖姆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已經開始涉及數學力學的研究好幾年了,正好可以學以致用,兩人當即表示願意全力幫助研制水車。

今天,當門托提克埃爾斯在台上講課時,馬提科裏斯已經在辛尼河邊開始搭建水車了。盡管門托提克埃爾斯心裏有些著急,但他還是盡力穩住情緒,保質保量的講完課,並耐心回答完民眾們踴躍的提問後,便匆匆地往山下趕……

在辛尼河一處狹窄的河段,奔騰的河水推動巨大的水車輪軸緩緩轉動,舀滿河水的水鬥轉到水輪上方正中時,翻轉向下,將水傾入木槽,然後由木槽將河水引入水渠,大大小小、彎彎曲曲的水渠就這樣將清涼澄澈的辛尼河水引入了地勢較高的田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