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狄奧尼修斯的關注與斯巴達王的葬禮(第2/2頁)

就讓錫拉庫紮、迦太基、還有戴奧尼亞自相殘殺去吧!菲比達斯在心裏咒罵道。

……

邁入新的一年(公元前398年),圖裏伊——卡斯特隆大道已經完全建好,而戴奧利亞的那幾千克羅托內俘虜也因半年期限已到而返回了克羅托內。

對於戴弗斯而言,他的心情越來越緊張兼興奮,因為克裏斯托婭的肚子動靜越來越大,距離預產期不到一個月了。

這時,尼烏圖姆傳來消息,波騰提亞正式宣布支持阿克庇魯的兒子盧薩烏奪回格魯門圖姆,並要求辛辛納格退回皮科西斯,否則波騰提亞將派兵參戰。

辛辛納格頓時緊張起來,他主動的向占據南城的格魯門圖姆諸部落派出使者,表示:願意立即執行他們之前提出的要求,只要能夠重新聯合起來,共同應對即將到來的波騰提亞的軍隊。

辛辛納格的服軟讓這些部落首領很高興,他們也怕真讓盧薩烏奪回格魯門圖姆,會找他們算總賬,因為他們知道盧薩烏和他父親一樣,也是個睚眥必報的人。

所有人都這樣認為:是外部的壓力迫使格魯門圖姆城內的兩股勢力相互妥協、並重新走在一起。但當首領們欣然來到城區中央與辛辛納格準備和談之時,卻沒想到辛辛納格事先埋伏了大批的戰士,暴起發難,將參會的首領一網打盡,然後發動突襲。

南城的部落因首領被殺,又疏於防備,結果在皮科西斯戰士有預謀的進攻下傷亡慘重,部分戰士投降,部分逃出格魯門圖姆城。

辛辛納格在面臨波騰提亞軍事威脅的情況下,竟然一舉統一了格魯門圖姆。得知這個消息,連戴弗斯也不得不佩服辛辛納格的果決和狠辣,殊不知辛辛納格能如此做,大半是受當初被維格人從背後偷襲的慘痛記憶中學來的經驗。

而很快,塞斯塔又向元老院發來報告,稱:由於辛辛納格在格魯門圖姆的殺戮,使得部分盧卡利亞人逃到了尼烏圖姆,又加上皮科西斯與波騰提亞即將開戰,夾在兩大勢力間的小部落怕被卷進戰火,也紛紛南逃,使得尼烏圖姆登記的預備公民人數暴增至八千人。尼烏圖姆既沒有足夠的土地分配,也無力供養這麽多人口,要求將部分盧卡利亞人往圖裏伊遷移。

戴弗斯和元老們進行了反復的商議,尤其是這段時間尼烏圖姆得穩定和盧卡尼亞人良好的表現,使得大家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同意遷移。

……

菲比達斯返回斯巴達,他出使戴奧尼亞的匯報並沒有引起長老議事會的重視。其中一個原因是他一貫的自行其是,讓熟知他為人的斯巴達長老們對他反復強調“戴奧尼亞聯盟對斯巴達不尊重而且蠻橫無理,必須給予懲處”的話有些反感,反而斷定是他自己惹是生非,才造成了這樣的結果。更重要的原因是長老們現在沒有精力去處理這件小事,因為斯巴達雙王之一的阿基斯病逝了。

從荷馬時代起,斯巴達就實行的是雙王統治,號稱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直系後裔的國王產生於兩個世襲的王族:一個是位於斯巴達中心的阿吉戴家族,一個是來自拉哥尼亞南部的優利蓬提德斯家族。阿基斯就是出生於優利蓬提德斯家族。雖然到了這個時代,由於民主的興起,斯巴達的王權已經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仍然享有很多殊榮,尤其是在去世時,整個斯巴達的領地都在為阿基斯籌備葬禮:騎兵奔走於拉哥尼亞各地,宣布阿基斯國王去世的消息;婦女們敲打鐵鍋,在斯巴達城內四處報信;得知消息後,每家每戶必須出兩名自由人,一男一女身穿喪服守孝;庇西阿斯人也必須派出固定的人數參加由長老議事會舉辦的葬禮。

葬禮持續十天,在這十天裏是不能處理公共事務的,而十天之後,長老們的首要事務就是選出新的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