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特裏翁托河會戰(一)(第2/2頁)

米隆恍然記起在此前的密報中也提過戴奧尼亞頻繁組織他們的自由民進行軍事訓練。米隆還記得曾有不少克羅托內議事會的人嘲笑戴奧尼亞饑不擇食,將粗鄙的自由民都變成了城邦公民,簡直是亂來!但是眼前的一切說明戴奧尼亞的這個辦法還是有效的,這些之前還是貧窮的自由民身穿的盔甲、手持的盾矛恐怕都是來自上一次戰死或俘虜的克羅托內大軍的所有吧!

米隆盡管憤恨,但他更清晰的意識到圖裏伊連這些自由民都派上了戰場,恐怕也是傾其所有了,那麽他們還有多余的兵力嗎!!

米隆眼望著前方殺聲震天的戰場,精神卻振奮起來:“優提德摩斯!”

“將軍,什麽事?”剛才大喊大叫的手下回應道。

“你立刻帶領這兩千士兵趕往東邊,交給腓拉得福斯率領。”

“什麽?!你之前不是要讓這支部隊上前去加強中路嗎?!”優提德摩斯疑惑的問道。

“執行命令!”米隆雙眼一瞪,這位好友的兒子做事倒是努力,就是生性太活躍了:“你告訴腓拉得福斯將軍,對岸的敵人不會太多,讓他不惜傷亡,盡快渡河,擊退敵人後,趕過來夾擊戴奧尼亞的大軍!這場會戰的勝敗就取決於他的行動!”米隆無比鄭重的叮囑道。

“明白了!”優提德摩斯經米隆提醒,看到了勝機所在,興奮的趕去執行命令。

米隆則跳下馬,手持盾矛,率領護衛隊下河涉水,加入到戰陣中,不斷呼喊著,讓士兵們英勇戰鬥。

既然戴奧尼亞重步兵多半由預備公民組成,他不相信這些半年前還是自由民、從未有過任何重步兵作戰經驗的新手能在半年時間內掌握重步兵的戰鬥精髓,這就是他的信心所在。他堅信即使克羅托內士兵深處逆境,依然能堅持到腓拉得福斯軍隊的到來。

……

在戴奧尼亞軍陣中路後方高高豎立著一杆大旗,頂端同樣鑲嵌的是冥王哈迪斯雕像,但體積明顯比軍團軍旗大,旗面也大,上面只繡有“戴弗斯”很大的金色字母。

戴奧尼亞聯盟現有三個軍團,戴弗斯當然得退位讓賢,回歸他本來的職務,按照舊有的傳統,執政官本來就兼任城邦軍隊指揮官,因此戴弗斯在聯盟軍隊中的最高職務是戴奧尼亞聯盟軍隊總指揮官(即最高司令官)。

此刻,戴弗斯同樣在關注著對岸敵人的動靜。

“司令官大人,敵人有部隊向下遊去了!”亞裏斯多克拉底大聲提醒,作為戴弗斯看中的人才,戴弗斯有心像亞西斯特斯一樣全面培養他,因此作戰時也讓他跟隨,但畢竟他還只是自由民,所以只能暫時冠以書記員的名分。

戴弗斯早就等著這一刻:“托爾米德!”

“司令官大人,請下令!”托米米德的這一聲回答是發自內心的尊敬。

原本克羅托內快速的進軍大大出乎將領們的意料,在尼烏圖姆、拉俄斯的軍隊無法及時趕到的情況下,雙方的兵力相差有些大。在軍議時,不少人都提出:放棄增援卡斯特隆,堅守圖裏伊,以等待援軍到達,再行決戰。但戴弗斯力排眾議,堅持要把戰線推進到卡斯特隆,出於長久以來建立的威望,眾人最終被他說服。

他征召了圖裏伊、阿門多拉臘所有參與訓練、並能作戰的公民和登記在冊的自由民,甚至還有部分剛到圖裏伊的自由民,這確實冒了很大的風險,要知道此時戴奧尼亞的大軍集中在卡斯特隆,後方的圖裏伊、阿門多拉臘,除了港口有少數部隊外,幾乎沒有任何防禦力量。如果克羅托內的艦隊在緒巴裏平原的海岸上登陸,那麽戴奧尼亞一時半會是無法抵禦的,但戴弗斯就敢做出如此大膽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