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2/2頁)

500名克羅托內士兵悄悄接近戴奧尼亞營地,正小心翼翼的穿過鹿砦區域時,就被躲在土墻後的暗哨借著插在土墻上的火把的光亮發現,他迅速摸回營帳,悄悄叫醒分隊長,又一一叫醒營帳中的其他人。

“拉裏斯,你做的很好!現在,你拿著我的銘牌趕去後營,通知騎兵隊,這裏有敵襲!”分隊長克緹普斯誇獎這位還是預備公民的新兵,同時將一個雞蛋大小的刻有軍團、連隊、分隊編號的三頭狗鐵雕像交給他。

“遵命!”拉裏斯轉身跑出去。

克緹普斯讓手下繼續通知其他分隊和連隊長特洛提拉斯,自己則帶著幾名士兵趕到墻壘下查看情況,發現敵人人數並不太多,於是有了主意。

克羅托內士兵紛紛穿過鹿砦區,爬過壕溝,翻過土壘,見敵人營地還毫無動靜,忍不住激動起來。他們開始點燃隨身攜帶的引火物,敵人的營帳與墻壘之間還有一段距離,他們小心翼翼的繼續加快速度向前。

突然,走在前方的士兵突然腳底一沉,下陷的腳底立刻被銳物紮穿,忍不住發出慘叫。原來在土壘之後,戴奧尼亞人還設置了障礙帶,當敵人突破營墻時,可以阻滯敵人突破的速度,以便重新布置防禦和反擊。

趁著敵人陷入慌亂之時,戴奧尼亞士兵從營帳的背後跑出來,向克羅托內士兵投擲密集的標槍,不少人慘叫著倒下,其余的士兵哪裏還有勇氣戰鬥,他們驚恐的轉身逃跑……

戴奧尼亞人通過障礙帶的安全通道繼續追擊。

在寂靜的深夜,廝殺聲格外清晰,戴弗斯被吵醒,迅速穿衣出帳,正好侍衛隊隊長馬爾提烏斯趕來匯報:“報告,司令官大人,克羅托內人偷襲,被第二軍團第三大隊擊退,萊德斯的騎兵已經出擊,相信敵人跑不掉。”

戴弗斯點點頭,腦海中立刻浮現出各軍團、大隊、連隊在營地的分布圖:“第二軍團第三大隊是吉奧格裏斯的大隊吧……我記得他的大隊是安置在營地最東面,靠出海口的位置。”

“是的,司令官大人。”

“吉奧格裏斯的大隊表現很好,嚴格執行了《軍法》的崗哨執勤制度,並且發現敵人後,反應迅速,應該給予獎勵!及時發現敵情的哨兵更要獎勵!”戴弗斯回頭對剛趕來的書記員亞裏斯多克拉底說道。

亞裏斯多克拉底忙記錄下來,明天再報與軍法官。

“其他大隊的情況怎麽樣?”戴弗斯又問。

“各個大隊都及時得到通知,沒有引起大的動靜。”馬爾提烏斯回答。

戴弗斯對部隊在黑夜中依然保持著聯絡的通暢和秩序很滿意,平日裏嚴格的訓練發揮了作用,他笑道:“克羅托內想學我們進行偷襲,可惜我們不是克羅托內。大家都去睡吧,養足精神,明天還有得忙。”說完,他轉身進帳篷,很快進入夢鄉。

馬爾提烏斯同守衛大帳的衛兵說了幾句,也隨即離開。

只有初上戰場的亞裏斯多克拉底的心緒還難以平靜,他盯著大帳前熊熊燃燒的火盆,發了會兒呆。在夜晚來臨時,要在營地最高指揮官大帳前豎起火盆,是《戴奧尼亞軍法》中的規定,按照戴弗斯的解釋:首先是為了夜間匯報情況時便捷,其次是當夜襲、營嘯等意外事件發生時,混亂中的士兵一眼就能找到指揮官的所在,便於穩定他們的士氣,重整部隊。總而言之,指揮官是全軍士氣和希望之所系,在黑暗中隨時隨地都能讓士兵看到指揮官的大帳,有助於消除他們對黑暗的恐懼。

耳邊聽著大帳內傳來戴弗斯輕輕的鼾聲,身體感受著火盆散發出的熱力,亞裏斯多克拉底的心中的緊張不安在迅速的消散……

出城500人,僅有幾十人逃過戴奧尼亞騎兵的堵截,逃回城中。

米隆知道後,呆立良久。戴奧尼亞人看似簡陋的、未完成的營地防範如此森嚴,出乎他的意料,這次的教訓讓他終於拋掉最後一絲僥幸,從心底深處承認:戴奧尼亞的這支部隊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

他決定不再冒險,全力防守克裏米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