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希洛斯的決定(第2/2頁)

希洛斯語重心長的說完這番話,亞西斯特斯有些動容,他小聲的為自己辯護了一句:“我並不是不同意出兵,只是想先得到戴弗斯大人的指令。”

“這一來一回最快也要一天多,等到命令到達,洛克裏人恐怕已經渡過塔奇納迪河,對克羅托內的城郊造成很大的損失,我們既然要援助克羅托內,就要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出現!”

希洛斯神情堅定,言語有力,亞西斯特斯被打動了:“好吧,我同意出兵。不過,要派信使加急趕往圖裏伊,說明我們的決定!”

“這是應該的!”希洛斯點頭說道。

西斯普羅提斯得到希洛斯的通知:戴奧尼亞將履行盟約,讓阿斯普魯斯圖姆派出部隊,幫克羅托內守禦領地。不禁激動萬分,再三向希洛斯和亞西斯特斯表示感謝。

而希洛斯一旦作出出征的決定,整個阿斯普魯斯圖姆就開始行動起來,2500名第三軍團被迅速集合起來,由亞西斯特斯率領,立即向南出發,希洛斯只留了500人鎮守城池。

……

洛克裏的這支千人襲擊大隊幾乎未遇任何抵抗,順利的逼近塔奇納迪河,身後留下一片廢墟。如果是幾百年前的古風時代,城邦間的戰爭還算溫情脈脈,雙方約定時間地點進行會戰,會戰前甚至還有勇士間的決鬥,會戰勝利一方也很少追擊。而到了現在,城邦間的戰爭已經非常慘烈,失敗的一方被毀邦、毀族者甚多,因此強大一方進攻,弱小者當然只能躲在城裏防守,那麽進攻者不願強攻城池,選擇搗毀農田、焚燒村莊、屠殺民眾……等等暴行,逼迫對方出來戰鬥,就是家常便飯的事了。比如:伯羅奔尼撒戰爭時,斯巴達從陸路進攻雅典,雅典自知在陸地上無法與斯巴達爭雄,讓民眾躲進了雅典長墻內,導致阿提卡地區被伯羅奔尼撒人踐踏成荒無人煙的荒野。

而這些手段還可以削弱敵邦的戰鬥意志,就像戴奧尼亞士兵在克羅頓北部平原、克羅托內士兵在緒巴裏平原所做的事情一樣,洛克利和克羅托內幾十年的仇怨使得洛克裏人在做這些事情時,還多了一個目的——就是泄憤,所以他們做得很徹底,也因此拖慢了行軍速度。

聽到前方不遠就是塔奇納迪河,洛克裏士兵們恨不能立刻跨過它,沖進克羅托內的核心地帶燒殺搶掠一番。等他們興沖沖地趕至塔奇納迪河西岸時,卻發現前方有一支軍隊擋住了去路。

狄奧潘托斯是率領這支洛克裏部隊的將領,心中泛起了嘀咕:海軍的情報不是說克羅托內已經派出了全部的士兵,城內兵力空虛嗎?難道這是新招募的自由民?

他定睛看去,只見前方的這支軍隊排列著整齊的方陣,個個身材高大,筆直挺立,頭盔、胸甲、脛甲、圓盾、刺槍,全副的重步兵裝備,整個方陣靜默得如同一座山巒,那種壓迫性的氣勢讓之前還在大聲說笑的洛克裏人開始變得安靜起來。

“快看那旗幟!”有人指著對面方陣正中高舉著一面紅色大旗,驚呼。

眼神好的洛克裏士兵能夠看到:在旗幟頂端有一尊張著雙翅、手持寶劍的人物銅雕像。

“好像是死神。”有人不確定地說道。

死神?!狄奧潘托斯記起前些天剛剛回到洛克裏的梅特洛菲尼斯在議事會上說起他在戴奧尼亞的見聞,他立刻意識到:前方的這支不同尋常的軍隊不是來自克羅托內,而是前不久逼迫克羅托內求和的戴奧利亞,一個一年前還不存在、卻轉眼間成為大希臘舉足輕重的神秘城邦聯盟!

狄奧潘托斯立刻緊張起來,慌忙開始重整散亂的隊伍。

這時,對面馳來一小隊騎兵,在距離洛克裏軍陣約50米前站定。中間那位戴著紫色頂冠頭盔的將領,大聲說話,而其他騎兵擔任傳聲員:“我是戴奧尼亞聯盟第三軍團大隊長亞西斯特斯!戴奧尼亞與克羅托內在之前已經簽署了同盟防禦條約,根據盟約,戴奧尼亞有責任保護克羅托內領地的安全!洛克裏人,戴奧尼亞無意與你們發生戰爭,但如果你們還停留在克羅托內的土地上,我們將不得不對你們進行驅趕!”

洛克裏陣列裏一陣騷動。

該死!狄奧潘托斯暗罵一聲,最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

戴奧尼亞與克羅托內結盟一事在幾天前傳到洛克裏時,引得整個議事會震驚,大家紛紛痛罵克羅托內無恥、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