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列奧提齊德斯(第2/3頁)

“很好,你現在不說,等上了岸,軍法官會讓你說的!”帕曼紐斯氣呼呼的扔下這句話,離開了,他還要琢磨怎麽跟馬托尼斯提及此事。

普羅索烏斯被綁在桅杆上,周圍士兵的異樣目光讓他並不在意,他也不在乎軍法的懲處,但是他的眼圈還是紅了,他低著頭,竭力不讓眼淚掉下來,因為此刻,他想起了自己的母親。

普羅索烏斯並不是他的真名,他叫列奧提奇德斯,前斯巴達國王阿基斯之子,母親因為流言蜚語而最終選擇了自殺,他也終於下定了決心離開斯巴達。

在找尋棲身之處時,他發現供他選擇的地方並不多。東部地中海現在是斯巴達的天下,正與斯巴達交戰的波斯或許是個去處,但列奧提齊德斯雖然想報復斯巴達,卻不想敗壞自己和父親的名聲,讓民眾更認為當初選擇他的叔叔阿格西勞斯繼承王位是正確的。西地中海是斯巴達勢力無法觸及的區域,希臘城邦也很多,但是他還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夠給羞辱他、讓他母親死亡的斯巴達制造麻煩,因此能選擇的城邦就那麽幾個。

錫拉庫紮是一個,但它和斯巴達是同盟。迦太基是一個,可惜它是異族,言語不通,而且列奧提齊德斯對它完全不了解。最終他選擇了戴奧尼亞,是因為當初菲比達斯向長老議事會控訴他出使戴奧尼亞時,戴奧尼亞對斯巴達的無禮,但是他就在會場,對這個少有的敢藐視斯巴達的城邦聯盟非常好奇。在這之前,監察官客裏索普斯就曾向長老議事會推薦過一名他稱為“具有非凡軍事才能的外邦人”,而這個人就是現在戴奧尼亞的執政官,列奧提齊德斯清楚的記得他那位叔叔對此人也表示過關切。

等他尋機逃離斯巴達,來到大希臘,他才發現戴奧尼亞的影響力在大希臘很大,它幾乎已經是南部意大利最強大的城邦聯盟了,而距離它建立還不到兩年。

列奧提齊德斯驚訝於戴奧尼亞的迅猛崛起,就在圖裏伊港口居住下來觀察,在了解了戴奧尼亞的過往事跡、與眾不同的城邦管理體制和城市風情,尤其是在見識了一次凱旋式之後,他隱隱有一種預感,終有一天這個城邦聯盟能實現他心中的願望。他感覺自己來對了地方,這才決定隱姓埋名,留在戴奧尼亞。

他攜帶了父親阿基斯秘密存放在克裏特的部分金銀,以維持生活所需,向聯盟申請成為戴奧尼亞公民。得益於從小接受的斯巴達殘酷的“阿戈革”訓練,讓他在戴奧尼亞的新兵訓練中脫穎而出,竟使他還沒有成為預備公民,就獲得了軍團正式公民的身份。

但是沉迷於母親逝去的悲痛和懷著對斯巴達人切齒難忘的仇恨的他還無法融入到這個新的團體中。而是“私生子”一詞對他而言,簡直就是禁忌,難怪他一聽到就會發狂。

……

塔蘭圖姆的海灣,形狀類似葫蘆,天然形成的兩道圓弧形海灣疊在一起,不但擴大了港口的容納量,而且更加的安全。塔蘭圖姆人,將葫蘆海灣開口和腰身的縮窄處都進行了加固,建成兩道水門,更加強了對港口的防禦。

此刻,第一道水門大開,無數運兵船魚貫而入,在塔蘭圖姆幾十艘巡邏船的引導和監督下,陸續駛向海灣的西北角。整個海灣的海岸線相當漫長,塔蘭圖姆城在海灣的東南角,並不能將海灣的陸地防禦都包容在內,因此塔蘭圖姆將戴奧尼亞援軍的駐地安排在海灣西北角,這是塔蘭圖姆城對海灣管控最薄弱的地方,也是出於想讓戴奧尼亞人幫助防禦海灣的用意。

戴弗斯的坐船駛過第一道水門,原來風浪較大的海面在這裏卻是波瀾不興,讓他不禁大為感嘆:要知道圖裏伊港口雖然修了防波堤,又向內進行挖掘和擴寬,港口仍然有些擁擠,遇到暴風雨,船只有損壞是難以避免的,不像這裏的海灣,完全不用考慮這些問題,真是天然的優良港口,不知道大希臘城邦中另一個著名的良港——克羅托內的港口又是怎樣的?

注:今天有點時間,想說一下歷史上的阿契塔。我所收集到的資料筆墨更多的是寫他在數學上的成就,在其他方面只有寥寥幾筆,他被稱為“大希臘的伯利克裏”,在其中年一直擔任塔蘭圖姆執政官之後,十幾年時間塔蘭圖姆在阿普利亞地區一直保持著繁榮和強盛,但是請注意即使在這段繁榮時期,布林迪西和曼杜裏亞也從未有過被塔蘭圖姆占領的記錄,也就是說塔蘭圖姆的繁榮還是防禦性質的。他還曾在柏拉圖被狄奧尼修斯二世排斥的時候,邀請他到塔蘭圖姆做客,柏拉圖曾認為阿契塔就是他所描述的理想國中的期待的哲學王,因為畢達哥拉斯學派不僅傳承數學,也有自己的哲學理念。阿契塔最後死於海難,據說屍體在數世紀後才被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