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克羅托內海戰(上)(第2/2頁)

因此,狄奧尼修斯下令:派出少量部隊包圍克羅托內衛城。

他相信克羅托內人在缺水、缺糧的情況下,堅持不了幾天,就會下山投降。

他本來還想命令弩炮向衛城發射石彈,以增加克羅托內人的恐懼,迫使其早日投降。但是轉念一想,衛城內可是有阿波羅神廟,如果有意破壞它,恐怕會影響士兵們的士氣。而且上一次突然而來的暴雨,也讓一向狂妄的他心有戚戚,在這關鍵時刻,他可不希望再整出什麽意外。

狄奧尼修斯心中明白克羅托內人躲進衛城苟延殘喘,是寄希望於戴奧尼亞人的救援。而戴奧尼亞正是錫拉庫紮大軍即將進攻的目標,只是剛剛經歷了慘烈的攻城大戰之後的士兵們需要休整,他只能繼續派雇傭騎兵深入北面去偵察敵情。

貪得無厭的努米比亞人和凱爾特人居然因昨晚沒能夠參與進城劫掠而發泄不滿。

狄奧尼修斯居然沒有發火,還特地贈送了這些異族人不少戰利品。因為菲比達斯曾說過:在野外對付戴奧尼亞人,這些異族騎兵是一把利器。

……

一艘快船駛進了克羅托內港口。

“將軍,戴奧尼亞的艦隊來了!”船長急忙向正在視察軍港、指揮停泊戰船的萊普提涅斯匯報。

錫拉庫紮海軍是今早才剛遷入克羅托內軍港的。相比較西裏庭,克羅托內的軍港就大得多,能容納下更多的戰艦,而且它的位置更靠近戴奧尼亞的領地,方便錫拉庫紮海軍更快的了解戴奧尼亞艦隊的動向,更好的與陸上部隊配合。

只是沒想到艦隊剛剛進駐,水手們還沒有完全下船,戴奧尼亞的艦隊就來襲了。萊普提涅斯現在是心裏打鼓,表面上還維持著鎮定:“來了多少戰船?”

海上判斷船只數量比在陸地偵查人數要難得多,因為一支上百艘戰船的艦隊在海面航行時,往往占據方圓五六海裏的範圍,人的視線畢竟有限,而且一望無際的海面也沒有可供藏身隱秘的地方,因此需要抵近觀察,這需要冒很大風險。

“嗯……感覺跟上一次交戰時的數量差不多。”船長只能說個大概。

接著他又強調了一句:“那些戴奧尼亞戰船前桅杆上都掛著吊橋!”

萊普提涅斯一聽,心裏有些發慌,幾天前的慘敗又浮現在眼前。

迎戰與否?他一時間竟不能決斷,反而跑去城內請示狄奧尼修斯。

狄奧尼修斯得知戴奧尼亞艦隊來襲,沉吟了片刻,毅然下達命令:迎擊!

對此,他有幾個考慮。

首先,既然偵察到的情況是戴奧尼亞艦隊與上次數量相差不大,又都裝有那個所謂的吊橋,那就說明之前的分析沒錯,由於水手數量和改裝戰船的難度使得戴奧尼亞人還使用的是原來的戰船,在三層漿戰船的數量上,錫拉庫紮海軍還略微占據上風。

其次,狄奧尼修斯作為一名統帥,他深知士氣對士兵們戰鬥力的影響有多大,錫拉庫紮海軍不久前大敗了一次,如果不及時用勝利去彌補、而選擇退讓的話,無疑是“滅自己威風,漲敵人士氣”,那麽以後再遭遇戴奧尼亞艦隊,錫拉庫紮海軍就會在鬥志上無疑會矮人一截。

再者,錫拉庫紮的大軍都集中在克羅托內,昨天又經過了一天苦戰,正在休整中,如果放任戴奧尼亞艦隊同過克羅托內海面,駛向兵力空虛的後方,比如說西裏庭或者本就不是真心歸順的考倫尼亞等城邦附近的海岸登陸,將會導致錫拉庫紮軍隊很大的被動,所以狄奧尼修斯絕不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

……

雖然這是塞克利安第二次率艦隊出征,但在他心中,這才是真正的第一次獨立率隊,沒有戴弗斯國王在身邊,也就沒有了縮手縮腳的拘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