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希臘戰爭結束(第2/2頁)

最終,雙方的和平協議達成,除了戰爭賠款的數額、俘虜贖金的價格有所變動、增加和刪減了一些小的條款,協議基本實現了戴弗斯企圖削弱錫拉庫紮的實力、降低它在西西裏影響力、保障戴奧尼亞在西西裏東中部海岸利益的目的。

費羅薩努斯希望能夠立刻送返錫拉庫紮公民兵,以防衛空虛的錫拉庫紮城。戴弗斯也希望盡快送走新近投降的俘虜,不然這麽多人滯留在大希臘,既耗費大量糧食,還要派重兵看護。

但是雙方在兩個問題上出現了分歧。

第一個分歧是西裏庭投降的俘虜中的幾千雇傭兵。

費羅薩努斯認為他們都是狄奧尼修斯的忠實走狗,也是赫羅利斯他們準備清除的對象,為防止意外,不想讓他們返回。

但戴弗斯卻說:“在錫拉庫紮軍隊投降前,他曾經做出過承諾,不願背信。”另外,戴弗斯也不想留下這些長期跟隨在狄奧尼修斯身邊、已經習慣了燒殺搶掠、如強盜一般的雇傭兵,即使現在領地面積急劇擴大的戴奧尼亞急需人口填充,他也怕留下這些雇傭兵,敗壞了戴奧尼亞的良好風氣。現在在小亞細亞、在伯羅奔尼撒半島激戰正酣,到處都是因戰亂而流亡的希臘民眾,戴奧尼亞將不會缺乏想要獲得土地、想要安寧生活的希臘流民。

因此,他威脅費羅薩努斯:即使他們不同意,他也會將這些雇傭兵送回,到時候後果自負。

費羅薩努斯擔心戴奧尼亞人的任性會讓已經掌控錫拉庫紮城的赫羅利斯他們增加變數,只能同意為這些前雇傭兵公民和雇傭兵支付贖金,但要求戴奧尼亞在運送他們離開時必須聽從他的安排。

戴弗斯只在意自己完成了承諾,至於這些俘虜回到錫拉庫紮城是成為奴隸、還是被處決,就不是他關心的問題了。

第二個分歧是費羅薩努斯希望戴奧尼亞同時釋放在之前的戰鬥中被俘虜的錫拉庫紮人。

戴弗斯對此表示了拒絕,他直截了當的說:“戰爭讓戴奧尼亞人的家園損壞嚴重,人口銳減……戴奧尼亞需要這些俘虜擔任勞力,幫民眾重建家園,一年之後才考慮釋放的可能。”

其實這只是一個理由,更重要的原因戴弗斯沒有說出來。他更擔心將俘虜一下全都放歸錫拉庫紮,會讓錫拉庫紮的力量快速恢復,從而讓新上任的錫拉庫紮高層產生出別的心思。有了這些人質在手,在一年之內,戴奧尼亞可以較為放心的、逐步穩固在大希臘和西西裏東中部海岸的統治。

費羅薩努斯幾次爭執未果,最後不得不在協議中增加一個條款:在這一年中,必須保障俘虜的身體健康和安全。

當然,雙方爭論的內容中並不包括戴奧尼亞賣給迦太基的幾千錫拉庫紮俘虜,他們大多是錫拉庫紮公民兵,而非擔任水手的港口區貧民。

在處理與錫拉庫紮使者的談判事務期間,戴弗斯還不斷的接見來自洛克裏和希伯尼安的人士,向他們宣揚加入戴奧尼亞聯盟的好處,化解他們心中的不安。同時也在觀察來訪者,為將來元老院推選這兩個地方的元老收集一些信息。

此外,戴弗斯還要通過信件與元老院商議麥德瑪和西裏庭的行政長官人選已經所占新領地的管理問題。

同時,他還要通過信件與你們的首席將軍、他的嶽父阿蒂利克魯斯商議“聯合出兵墨西拿”的事宜。

不光戴弗斯沒有一點空閑歇息的時間,書記官赫尼波利斯也天天幫戴弗斯寫信、抄文件,寫得手軟筋麻。

就在這個時候,客裏索普斯的坐船進入了西裏庭港口。

港口的繁忙讓客裏索普斯吃了一驚,他看到每一個碼頭都站滿了身穿薄衣、兩手空空的錫拉庫紮人,在戴奧尼亞士兵的押送下,登上一艘艘客船。這些載滿人的客船小心的駛離港口,在戴奧尼亞戰船的護衛下,向南方駛去……

看到這些,客裏索普斯才意識到:大希臘戰爭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