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離開

經過半天的討論,他們就迅速重新厘定了談判條件,讓客裏索普斯再重回大希臘。

最終,戴奧尼亞與斯巴達簽署了著名的“雙王和約”(即戴奧尼亞國王和斯巴達王最終在和約上簽字),其和約內容大致是:第一、斯巴達與戴奧尼亞保持和平,互不侵犯,友好往來;

第二、以亞得裏亞海中線和南北為界,斯巴達視西地中海為戴奧尼亞的勢力範圍,不得派任何軍隊、戰船進入,不得派遣使者與西地中海的任何城邦結為同盟,或者煽動和支持其他城邦進行針對戴奧尼亞的敵對行動;同樣,戴奧尼亞視亞得裏亞海以東區域為斯巴達的勢力範圍,不得派任何軍隊、戰船進入,不得與東地中海的任何其他城邦締結盟約,或者煽動和支持其他城邦進行針對斯巴達的敵對行動;

第三、考慮到錫拉庫紮如今尚屬於斯巴達的盟邦,戴奧尼亞承諾不侵犯錫拉庫紮的領土利益,不強迫其加入戴奧尼亞的同盟。但大希臘的塔蘭圖姆與斯巴達並無任何盟約關系,與戴奧尼亞的沖突屬於大希臘內部事務,按照合約的第二條原則,斯巴達將不得插手;

第四……

……

該友好協議期限為十年,到期之後,雙方如無異議,將再行續約。

戴奧尼亞與斯巴達簽署這個協議,並未向外公布。畢竟雙方視其他城邦於無物、私自瓜分地中海的事太過赫人聽聞,傳出去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但是,客裏索普斯在簽署完協議之後,特地去了一趟塔蘭圖姆,向其議事會宣布了斯巴達的決定:斯巴達將不會插手塔蘭圖姆的事情。

塔蘭圖姆的將軍和議事會議員們聽到這話如喪考妣,議事會裏一片哀嚎。

兩天後,塔蘭圖姆派使者到戴奧尼亞,表示願意接受戴奧尼亞的條件,成為聯盟的“自由市”。

在簽署完“塔蘭圖姆並入戴奧尼亞聯盟”的協議之後,圖裏伊元老院按照戴弗斯的叮囑,開始分批的、拉長時間釋放塔蘭圖姆俘虜。為什麽沒有一次性全部釋放?戴弗斯主要是考慮到塔蘭圖姆有毀盟的先例,怕它得到好處後,再突然反悔,而戴奧尼亞的主力部隊還暫時要坐鎮西裏庭,同戴弗斯一起處理大希臘的一些戰後事宜,無法及時返回應對。同時,戴弗斯也想讓塔蘭圖姆多吃一點苦頭,將糾正一下他們傲慢的性格,也方便以後的管理。

……

狄奧尼修斯突襲錫拉庫紮城區失利之後,再次退回奧提吉亞島,赫羅利斯則懇請戴奧尼亞第一軍團暫時不要離開,讓其駐紮在赫克薩門,以便隨時能得到他們的援助。同時,赫羅利斯重整城內秩序,組建新的防衛部隊,並且請第一軍團派遣隊官指導錫拉庫紮公民兵防禦地峽城墻。

狄奧尼修斯的失敗使得港口區民眾不再保持中立,也派出部隊到城區接受赫羅利斯的指揮。

十天之後,和戴奧尼亞簽署和約的、以赫羅利斯為首的錫拉庫紮新領導層迎來了第一批從大希臘返回西西裏的錫拉庫紮公民兵,民眾激動的流淚,赫羅利斯也更加有了底氣。

狄奧尼修斯派船只帶小隊雇傭兵登陸錫拉庫紮沿岸進行襲擾的行動也逐漸終止了。

又過了七八天,斯巴達使者菲比達斯到達錫拉庫紮,正式的承認了錫拉庫紮的新政府,並重申了與錫拉庫紮的盟約。

得到戴奧尼亞、斯巴達雙重支持的新錫拉庫紮政權讓一直猶豫不決的西西裏南海岸希臘城邦終於決定斷絕與狄奧尼修斯的聯系,轉而向赫羅利斯等人派遣使者,轉達他們的友善之意。

狄奧尼修斯現在是徹底的孤立無援了,雖然“叛軍”無法攻破堅固的壁壘、殺進奧提吉亞島,但他重新奪回錫拉庫紮的希望已經基本不可能。更令他擔心的是島上的糧食在飛速消耗,僅夠一個多月之用了。

就在這時,菲比達斯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他不顧危險、獨自一人進入奧提吉亞島,與狄奧尼修斯進行了一番坦誠的交談。

最終,在菲比達斯的保證之下,狄奧尼修斯同意帶領家人和他的支持者,以及那一千多雇傭兵離開奧提吉亞島,前往斯巴達。同時,錫拉庫紮議事會也同意無償提供十艘三層槳戰船,以便讓狄奧尼修斯盡快離開西西裏。

……

菲利斯托斯見狄奧尼修斯佇立在碼頭棧橋上,久久凝視這身後的奧提吉亞島,整個艦隊已經準備就緒,就在等待他一個人,於是又下船去勸他:“狄奧尼修斯,我們走吧。”

“菲利斯托斯,我的摯友。”狄奧尼修斯站在他面前,聲音卻顯得飄渺悠遠:“我算是看明白了……錫拉庫紮人,無論是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戰爭階段,總是在不斷的……不斷的內訌,消耗著自己的精力,不能將它的力量完全的用在擴張領土、為錫拉庫紮自身謀取更多的利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