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納克索斯雙城(第2/2頁)

成為戴奧尼亞公民的西庫利人有不少人去卡塔奈,得到了份地,還有一些人來到了他們熟悉的梅亞羅,竟使得梅亞羅鎮內的人口不但遠遠超過西庫利,也超過了納克索斯新城。

於是,就曾有元老提議:幹脆將梅亞羅升級為城市,也派遣行政長官進行管理。

這個提議遭到了來自納克索斯元老的強烈反對,他們反對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梅亞羅本就是在納克索斯的領地內。

當時出任納克索斯行政長官的安東尼奧斯也表示反對,畢竟如果梅亞羅被分離出去,納克索斯每年所能直接分到的稅錢必然大幅減少(戴奧尼亞王國實行的是分稅制,中央與各城市五五分賬)。

直到戴奧尼亞新公民的不斷湧入,納克索斯新城的人口才趕了上來,才使得這些爭議小了許多,但是戴奧尼亞民眾仍然戲稱納克索斯為“納克索斯雙城”。

確實,每一任納克索斯行政長官為了更好的管理梅亞羅,都必須派遣一位行政副官坐鎮梅亞羅,專門負責管理這座不是城市、勝似城市的小鎮。

城市行政副官是戴奧尼亞王國的新官職,根據城市的規模,一個城市行政長官配備1-3名行政副官,他們協助行政長官管理城市政務,並且各有分工,在行政長官因要事外出或病重無法理政時承擔起重任,此為高級官職。梅亞羅也成了戴奧尼亞元老院培養行政經驗不足的元老政務能力的地方,即指認該元老直接擔任納克索斯的行政副官、梅亞羅的管理者。在戴奧尼亞王國的領地中還有一個有“雙城”之稱的城市,那就是克裏米薩,只是建在沼澤平原上的城鎮規模小於梅亞羅而已。

納克索斯新城最終人口壯大,但西庫利卻始終未能增加,也有元老提出:西庫利城小人少,實在是太過寒磣,不如取消其城市之名,降級為小鎮,就像陶羅美尼昂一樣,也可以省去不少的行政費用(陶羅美尼昂因為城堅地險,土地太過貧瘠,而被戴弗斯定為西西裏島的一座軍事要塞,同時也是第八軍團訓練的軍營之一)。

這樣的提議當然遭到來自西庫利元老的強烈反對,誰也不願看到自己的母邦被降級降格,所以這事也就不了了之。

加拉德摩斯想著這些關於梅亞羅的軼事,走進了鎮子,他的辦公場所在鎮中央的政事廳,涵蓋了整個阿爾坎塔拉河中下遊區域的五個德莫公職人員都在此辦公,而不是在自己的德莫區域內,這也算是納克索斯在戴奧尼亞王國內的又一個行政特色。

十年前第一軍團據守梅亞羅政事廳周圍廣場,經過艱辛的苦戰,最終擊敗了錫拉庫紮聯軍,為戴奧尼亞最終擁有卡塔尼亞平原奠定了基礎。為了紀念這一偉大功績,政事廳旁邊的小廣場中央豎起了一根紀念柱,頂端是軍團士兵手持第一軍團軍旗向前奮進的雕像。

而距離政事廳不遠則有兩座小型神廟,一是哈迪斯神廟,二是德墨忒爾神廟。要知道在納克索斯城內本就有這兩位天神的廟宇,而住在梅亞羅的民眾以“神廟太遠、不方便祭拜”為由,提出在梅亞羅再建兩座,遭到了行政長官和議會的拒絕。結果,梅亞羅民眾集體籌資修建了兩座小型神廟,這又算是納克索斯的一個特色。

雖然已到了黃昏,進出這兩座神廟的民眾仍然不少,大多數是剛剛從田間返回的農夫,他們在為即將到來的豐收祈禱。

加拉德摩斯進了政事廳,大半的公職人員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紛紛離開了這座建築。加拉德摩斯轉了一圈,也沒找到農務官,只好與兩位手下道別,準備返回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