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戴奧尼亞橄欖球總決賽開幕式(三)(第2/2頁)

“薩莫奈人遭受慘敗,近萬名戰士被俘虜,4萬多人的部隊最後只逃回去幾千人。作為這次戰爭的發起者,希爾皮尼的大首領、阿貝尼魯姆的掌控者維朗尼當然要為這次的失敗承擔責任,雖然當時逃回去的薩莫奈人並不知道維朗尼已經戰死,但那些失去親人而痛恨維朗尼的希爾皮尼族民們很快就舉行部族大會,罷掉了維朗尼的大首領之職而推選貝內文圖姆的列司古克擔任新的希爾皮尼大首領……”

說到這裏,波勒特嘆了口氣惋惜地說道:“當時,據說薩莫奈人的四大部族拼湊出的戰士人數不足萬人,根本無力再戰。而且,薩莫奈人又聽說戴奧尼亞俘虜了很多的薩莫奈戰士,於是紛紛要求停戰議和。唉……其實我們當時要再強硬一些,繼續向北面山區進攻,希爾皮尼肯定會被滅族,彭特尼、卡烏蒂尼也絕不會好過!……”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當時我們正在抵抗錫拉庫紮大軍的入侵,而在打敗狄奧尼修斯之後,國庫的金銀和糧食幾乎都消耗幹凈,根本不可能再組織一支大軍,發動對薩莫奈山區的進攻。”韋斯巴解釋道,他還有一個理由沒說出口:獲得南意戰爭的勝利後,大希臘、西西裏有足夠多的土地和財富等著戴奧尼亞公民去瓜分,甚至他們還嫌人口太少,無法占領更多空余的土地,又怎會去垂涎薩莫奈那貧瘠的山區,更何況一旦要進攻薩莫奈人的老巢,即使它已經被削弱很多,但戴奧尼亞軍團所遭遇的抵抗強度和傷亡絕對會直線上升,這不是元老院和民眾所期望的。

波勒特大概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只是隨口抱怨了一句,又繼續說道:“戴奧尼亞人與希爾皮尼、彭特尼、卡烏蒂尼簽署了同盟協議之後,開始陸續釋放薩莫奈俘虜,你們應該知道原希爾皮尼的大首領維朗尼的兒子蓋爾尼也被我們俘虜,而他所在的部落本就是希爾皮尼的大部落,其被俘的部落戰士相當多,陛下是最後釋放的他們,結果你們猜猜發生了什麽?”

“我記得當時好像是阿貝尼魯姆發生了劇烈沖突,那個蓋爾尼甚至向我們戴奧尼亞求助,而陛下支持了他……”赫蒙回憶著說道。

“劇烈沖突?!”波勒特笑了笑,說道:“維朗尼作為那場戰爭的發起者,為了做表率,他幾乎將整個阿貝尼魯姆地區所有能作戰的男子都派上了戰場,當然其戰士死傷也是最慘重的,等列司古克當上希爾皮尼大首領後,他看到阿貝尼魯姆領地內多是老幼婦孺、缺乏勞力,而且阿貝尼魯姆又最靠近波滕提亞,所以就讓在貝內文圖姆南部的一個部落遷移到阿貝尼魯姆,並且讓這個部落的首領當上了阿貝尼羅姆領地的首領,當時的阿貝尼魯姆人為了生存,並沒有強烈反對。

但是兩年之後,蓋爾尼帶著曾經被俘虜的阿貝尼魯姆戰士返回家鄉時,看到自家的土地被別族人占領,自己的妻子改嫁,孩子認他人作父,自然會爆發沖突。那個阿貝尼魯姆新首領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和本部落的利益,作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以‘維朗尼父子胡亂發動戰爭、給部落帶來災難’為由,要將蓋爾尼及其親族逐出阿貝尼魯姆,這引發了被釋放回來的阿貝尼魯姆戰士們的憤怒,因為在王國服勞役的兩年時間內,他們已經完全將蓋爾尼視做了首領。

眼看著阿貝尼魯姆有發生戰鬥的危險,新首領不得不請求希爾皮尼大首領列司古克的支持,列司古克很快率領上千名戰士趕到,在戴奧尼亞待了兩年、和我們關系不錯的蓋爾尼立即感到情況不妙,轉而向我們求援,陛下果斷的派使者介入了阿貝尼魯姆的這場糾紛,使得列司古克企圖舉行族民大會、決定是否驅逐蓋爾尼的計劃最終破滅,反而是我們的使者提出的讓阿貝尼魯姆重新推選首領的提議得到了實行,蓋爾尼因此才當上了阿貝尼魯姆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