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柏拉圖的考察(上)

而戴弗斯在會場上提倡的“要學術辯論,不要無理打罵。”更是讓學者們警醒。在隨後的演講和研討會上,雖然也有激烈的辯論,但大家都很好的控制了情緒。

這其中以柏拉圖和德謨克利特弟子塞恩斯特裏安的辯論最引人注目。

這是因為塞恩斯特裏安繼承了德謨克利特的思想,他認為:民主制是最理想的政體形式,其他政體形式都是不可取的。在民主制中生活,即使貧困,也比在專制制度下享受富裕要好。

但他又強調:如果要讓一個民主制國家運轉良好,必須重視法制的作用。一個治理良善的城邦,不能沒有完善的法律。因為人的本性總是趨利避害,總是試圖法外謀利,因此讓民眾服從於法律就是在保護公民自身的安全和生命。而勸慰民眾服從於法律則是一個城邦長久的任務……

他的理念正好與柏拉圖的政治哲學觀點相反。

柏拉圖提倡賢人治世,推崇王政,希望用善的理念對民眾進行引導,培育公民的美德才是治國之本。

他尤其反對民主制,認為民主制放縱了人的欲望,讓城邦青年墮落,培養出來的盡是些野心家和不學無術的狂妄者。

這一場辯論的結果是柏拉圖勝出。柏拉圖本就學識淵博,思維敏捷,又在號稱人人擅長辯論的雅典城內生活了幾十年,早就練就了一身高超的辯論本領,又豈是來自偏僻小城阿爾德拉的塞恩斯特裏安所能相比的,更何況柏拉圖以自己的母邦、地中海最好的民主制城邦——雅典為例,歷數了其種種弊病和愚行,讓在座的聽眾感同身受,塞恩斯特裏安敗下陣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過已經將守法觀念植入骨髓的戴奧尼亞聽眾們對塞恩斯特裏安強調“法律是保證城邦良好運行”的觀點也深表認同,因為戴奧尼亞正是用嚴厲的法律保證了整個王國的穩定和統一。

……

持續了近一個月的全希臘學者大會最終落幕了。

來自地中海各地的知名學者在圖裏伊的這段時間裏,不但交流了學術,而且在學院的精心照顧下、在圖裏伊市政廳的全力協助下,品嘗了圖裏伊城的美食,享受了溫泉的浸泡,觀看了激烈的球類比賽,去醫院檢查了身體的健康狀況,欣賞了異族的文化風情……可謂是收獲滿滿。

並且戴奧尼亞學園還將學者們的演講搜集起來,編撰成書,取名為《全希臘學者大會精選文集》,抄寫幾百本,在全希臘發行。

名利雙收的學者們滿意而歸。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他們每每與人談及此事,都對戴奧尼亞王國的學術氛圍以及民眾的熱情和富有,贊不絕口。這使得有更多的城邦學者開始打聽:戴奧尼亞是否會再召開下一次的學者大會?什麽時候召開?

只有畢達哥拉斯學派成員回到塔蘭圖姆後,因為福斯特卡達演講的事,發生爭吵,進而導致沖突,並最終造成了分裂。

一部分人離開塔蘭圖姆,前往了東地中海。

而以呂西斯為首的另一部分人則留在塔蘭圖姆,思考著如何完善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哲學理念,將這些非自然數融入其中,這是後話。

在知名學者中,有兩個人沒有離開。

一個是希波克拉底。盡管他已經是耄耋老人,但戴奧尼亞醫學院在醫學上的豐富創見和先進的理論令他驚喜,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根本不夠他去了解,更談不上學習,所以他願意住下來,守著這座寶山,一直到完全學懂、學通為止,徹底解開他一生對醫學的諸多困惑。

對此,戴弗斯當然支持。欣然批準他留在學院,並掛上學園教師的名號,甚至給予他“戴奧尼亞榮譽公民”的稱號,以表彰他一生對醫學事業的卓越貢獻。

而另一位學者就是柏拉圖了。他則是讓戴弗斯履行承諾,派人帶他了解戴奧尼亞王國的政治體制運行。

……

這一天,宮廷書記官赫尼波利斯帶領柏拉圖以及斯庇西普斯和奧勒阿斯兩位學生,一起來到圖裏伊南面外城區的王國預備官員考核中心。

這個中心原本是在勝利廣場附近,但是隨著王國領土的擴大,需要考核的人員增多,其考試的場地已經容納不下,而圖裏伊內城土地有限,無法將其進一步擴大,所以才搬遷到外城區。

赫尼波利斯一邊在前面走,一邊做著說明。

柏拉圖認真的聽著,同時打量著這座在其他希臘城邦中所沒有的建築:它的占地面積很大,用三米多高的厚實石墻環繞,在外面根本看不見裏面的情形。

他們幾人繞著這座建築的外圍走了好久,才看到遠處的正門。

柏拉圖注意到:圖裏伊其他城區內所常見的熙攘人流和繁華喧鬧在這裏幾乎看不到。即使是有不少行人經過,他們也盡量保持著安靜和低語,這可能不光與一支專門在此巡邏的巡察隊有關,可能也與圖裏伊民眾的素質有關,他們盡量不去幹擾可能正在中心內參與考核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