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羅馬的擴張(第2/2頁)

兩個月後,已經在之前的戰爭中遭受重大損失的埃奎人、赫爾尼基人、馬西人經過連番打擊,再也無力抵抗選擇了臣服。

羅馬人厘清了東面、東南面的主要敵人之後,開始把目光投向了南面的沃爾西人。

沃爾西人是意大利的一個古老的種族,幾百年前他們居住在意大利東北部的利古斯河上遊河谷,可隨著凱爾特人的不斷南侵,無法與之抗衡的沃爾西人,被迫向意大利的西南方不斷遷移,最終他們在拉丁姆南部的肥沃土地上定居下來,並在這裏和平繁衍了幾百年,卻因為隨著羅馬人的崛起和擴張,沃爾西人不得不開始與這個已經變成其北方近鄰的勢力發生不斷的武裝沖突。

在近百年的時間裏,雙方多次發生戰爭。剛開始的時候,沃爾西人還占據著上風。可隨著羅馬征服周邊的拉丁城邦、建立起拉丁同盟之後,實力大增,沃爾西人對羅馬的攻擊逐漸感到了吃力。

並且在羅馬建邦358年(即公元前396年),羅馬將領卡米盧斯率軍一舉攻下位於台伯河上遊北部區域的伊特魯裏亞強邦——維愛,這一次的征服不但徹底占據了台北河流域的周邊土地,而且震懾了周邊的種族和勢力。

於是,沃爾西人與羅馬簽訂了和平協議。

但是四年後,凱爾特人攻占羅馬城,羅馬實力下降,導致拉丁同盟解散,沃爾西人趁機撕毀協議,並聯合羅馬周邊的勢力,不斷進犯羅馬的領地和盟邦,直至這一次被卡米盧斯率領的軍隊徹底的擊敗。

損失慘重的沃爾西人還沒有從敗戰中喘過氣來,羅馬人的軍隊就大舉入侵了沃爾西人的領地,並一舉包圍了沃爾西北部的強邦——維利特雷(velitrae)。

沃爾西人一邊集合軍隊前往救援,一邊考慮著向其他勢力請求援軍,實在是因為這幾年羅馬人進行軍制改革之後,實力越來越強大,沃爾西與羅馬人的幾次戰爭都以失敗告終,他們對羅馬人產生了畏懼。

事實上,距離沃爾西更近、更強大的勢力是薩莫奈人,可惜這個強大的山地種族對周邊的勢力總是有著極大的侵略性。在過去的歲月裏,沃爾西與薩莫奈人也多次發生過戰爭,沃爾西幾座靠近薩莫奈山區的城鎮如索拉(Sora)、斯波阿塔(Cepeatae)還被薩莫奈人占領,沃爾西人又怎麽敢向這個充滿暴力的敵對勢力求援。

因此沃爾西同盟經過討論,一致認為只有南方的強大王國——戴奧尼亞才是最合適的求援對象,但是沃爾西此前與戴奧尼亞沒有正式的外交接觸,怕遭到拒絕,於是沃爾西人想了一個辦法。

沃爾西同盟派出使者乘船南下,來到了坎帕尼亞地區,坎帕尼亞地區有一個沃爾西人看來比較強大的坎帕尼亞同盟,它跟沃爾西的關系還算不錯,雙方常有貿易往來。

坎帕尼亞同盟最初只是這個地區的希臘殖民城邦聯合組成的同盟,其目的是為了保護城邦安全,共同抵禦外敵,其主要的敵人就是東面山區的薩莫奈人。後來坎帕尼亞平原東部同樣遭受薩莫奈人侵擾的一些伊特魯尼亞城邦也加入了進來。

伊特魯尼亞人曾經是意大利最強大的勢力,占據過整個意大利的北部和大半中部,後來因為凱爾特人的入侵,它的力量遭到了大大削弱,不少的領地不斷被別的種族侵占,其勢力開始向北方退縮。但在坎帕尼亞平原東部,還留有以卡普阿(Capua)、塞薩拉(Suessla)為首的幾個伊特魯裏亞城邦。

在加入坎帕尼亞同盟之後,卡普阿還曾經與那不勒斯爭奪過同盟的主導權,然而在20年前,薩莫奈人攻占了卡普阿之後,這個聯盟就一直以那不勒斯為主了。

因此,沃爾西使者直接來到那不勒斯城,向其議事會提出了沃爾西的求援請求,並且委婉的提醒拿波裏人:羅馬人侵略成性,一旦沃爾西被其征服,距離沃爾西不遠、而且土地肥沃的坎帕尼亞地區就可能是它的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