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七丘之城——羅馬!(中)(第2/2頁)

第四,強調了外出作戰時要建設堅固而舒適的營地……

雖然羅馬傳統的軍事戰術已經實行了上百年,但一直在戰鬥中成長的羅馬人一旦發現這種軍事改革有利於他們作戰,很快就開始推行,從成年公民到兒童幾乎都在抓緊一切空余的時間進行訓練,以期盡早的熟悉新的裝備和戰術,並且它早已經開始產生明顯的效果。這些年,羅馬對周邊勢力的戰鬥中幾乎是保持著全勝。

由於戴弗斯的重視,戴奧尼亞軍務部也對羅馬現在的軍制情況有所了解,他們驚奇的發現羅馬人的這些軍事改革竟然跟戴奧尼亞重步兵的軍事戰術很相似,他們都認為羅馬人一定是偷學了戴奧尼亞的戰法,這一次派官員進入使者團,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想親眼見證一下羅馬軍隊。

過了大競技場,再向北走,街區的情況又有了變化,不但道路真寬了,垃圾變少了。連住宅也變得豪華起來。雖然還是有簡陋的房屋夾雜其間,其房屋的排列還是有些無序,但是紅磚白墻的大宅院明顯的增多了,尤其是在道路南北兩側不遠的兩座不太高、看似面積卻頗大的山丘上這樣的住宅更多。

一名來自於戴奧尼亞戶籍部的使者團官員裝作好奇地問道:“這裏是富人區?”

米努修斯聽出了他的話中之意:之前是垃圾滿地環境糟糕的貧民區,這裏是環境不錯、住宅不錯的富人區,羅馬城區內窮人和富人差距如此明顯?!

他機智的回答道:“每一個城邦都有窮人和富人,窮人和富人之間總免不了沖突。這是難以避免的,羅馬也一樣。但不同的是,羅馬民眾爭吵歸爭吵,一旦公民大會通過了決議,我們就會齊心協力的去共同完成……”

說到這裏,他看向道路兩側的山丘,神情認真地說道:“在這兩座山丘上所住的並不都是富人,但他們大多是羅馬城最早的建城者和早期的公民氏族,他們曾經為城邦貢獻更多,現在也同樣是願意為了城邦犧牲更多的一群人!”

米努修斯手指著左側的山丘:“這是帕爾蒂尼山。羅馬城的締造者、我們最初的國王羅慕洛斯帶著跟隨他的民眾一開始就居住在這座山上。”

然後他又指向右邊的山丘:“這是西裏歐山。200年前曾經是我們拉丁人的中心——阿爾巴·隆加被我們羅馬擊敗,它的居民並沒有成為俘虜,而是受到邀請,移居到了這座山上,成為了羅馬公民!”

塔皮魯斯敏銳的感覺到米努修斯說話時骨子裏透出的驕傲,下意識的問了一句:“請問你家是住在哪裏?”

米努修斯看似隨意的指了指左側的帕拉蒂尼山,實際上他沒有告訴戴奧尼亞人他的全名:米努修斯·科爾涅利烏斯·西庇阿。科爾內利烏斯是羅馬氏族名,這可是羅馬貴族中的貴族、豪門中的豪門。

塔皮魯斯顯然也感覺到了這一點,這位面帶微笑、說著一口流利的希臘語、用詞文雅的年輕人其實身上不經意間散發著貴族的氣息。

在戴奧尼亞王國內,當然也有一些貴族,他們都是在戴奧尼亞征服鄰近城邦的時候歸附進來的,有的甚至保留了部分土地財富而且還進入了元老院。但是在戴弗斯國王和戴奧利亞法律的嚴密控制之下,他們並沒有太多的權力,而且王國無論對貴族還是平民、老公民還是新公民基本能做到平等對待,因此象塔皮魯斯這樣奴隸出身的人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財富和權力。

也正因為戴奧尼亞王國建立的時間短,以及戴弗斯強力推行的這種公平,使得塔皮魯斯在國內幾乎感覺不到階級的差異,而就在他第一次出使外邦的今天,他卻感覺到了,因此心裏突然升起一種不想跟這個年輕人說話的不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