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戴奧尼亞VS羅馬(六)(第2/2頁)

卡米盧斯帶領著70多個羅馬重步兵中隊朝著偵騎所探知的西面極速前進,因為他知道戴奧尼亞的軍隊也會朝這個方向趕來,他必須盡快接引出被困的士兵,然後再快速返回營地。

卡米盧斯對戴奧尼亞軍隊並不怎麽了解,在他的印象中,周邊的勢力甚至坎帕尼亞的希臘人都是以臃腫的方陣形式進行作戰,除了他牽頭改制的羅馬軍隊因為以中隊為作戰主力,無論是列陣、還是作戰都變得更加靈活,因此他認為:即使戴奧尼亞大部隊趕到,也需要重新排列陣型,他會有充足的時間去組織撤退。

等卡米盧斯趕到戰場的位置時,戴奧尼亞的第七、第八大隊和騎兵已經主動的撤退了,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地上躺滿了死屍、死馬,還有呻吟掙紮的傷兵,原先奉命前來救援的近3000人(騎兵和輕步兵)竟然損失了近三分之一,而且活著的士兵們衣衫不整、神情沮喪,有的還鼻青臉腫、頭破血流……

通過被困隊官康繆斯的簡要敘述,卡米盧斯了解了整個戰鬥的經過,不禁為戴奧尼亞輕步兵和騎兵的殺傷力,以及相互之間密切的配合而感到吃驚。

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卡米盧斯在心中給戴奧尼亞人定下了標簽,因此他催促士兵們帶上傷兵,立即撤退。

“我們戰死的公民怎麽辦?”來自盟邦的輕步兵將領要求將屍體也帶回去。

素來愛兵如子的卡米盧斯此刻卻硬著心腸說道:“暫時擱置在這裏,以後再來處置。現在我們必須抓緊時間,立即返回!”

盟邦將領對這個決定感到不滿,還想再說。

這時,偵騎急匆匆趕來:“卡米盧斯軍政官,有大約六、七千黑色士兵從南面襲來!”

卡米盧斯心中一緊,縱馬馳出隊伍(根據羅馬軍事傳統,羅馬領軍將領必須和士兵們一樣只能步行,以顯示兩者之間並無差別、同甘共苦之意,但卡米盧斯年歲太大,體力有限,所以羅馬元老院特批他可以騎馬),展目向南觀望,只見遠處塵霧翻騰……

據他的經驗判斷,敵人已經在一裏之外。

他立即返回到隊伍中,下達命令:“按照接敵前的陣列進行列隊,開始撤退!”

他所說的接敵前的陣列,即是以120人的羅馬中隊小方陣錯落排列成魚鱗狀的大陣形,由於中隊之間間歇較大,因此運動靈活,撤退起來也比較迅速,而一旦無法撤退時,他又可以隨時轉換為進攻的陣型。由於心中的些許不安,卡米盧斯采取了這個穩妥的做法。

但是,環伺在外圍的戴奧尼亞輕步兵又怎會讓羅馬人輕易的完成撤退,投石兵再次甩動投石索,向羅馬人投擲鉛丸,而弓箭兵甚至大膽的逼近羅馬軍隊的外側,擺出射擊的姿態……

卡米盧斯不得不將羅馬輕步兵們調到這一側作為防備。

但戴奧尼亞騎兵成隊、成隊的在羅馬軍隊的外圍奔馳,時不時向內突入到距離羅馬士兵不到20米的距離,擺出要突擊的狀態。

盡管卡米盧斯派出的傳令兵再三告誡羅馬士兵不要理會戴奧尼亞人的騷擾,但羅馬士兵的整隊速度還是因此受到了明顯的幹擾。

而此時,戴奧尼亞的大軍行進快速,已經逼近到據羅馬軍隊不到300米的位置,羅馬士兵們已經能看清灰蒙蒙的塵霧中一杆杆高舉的金光閃閃的大旗,能聽到節奏強勁的軍鼓聲,以及一排排看似鋪天蓋地的黑色士兵踏著較為整齊的步伐向他們壓來……

就在士兵們被戴奧尼亞軍隊的氣勢所吸引和震懾的同時,卡米盧斯卻更感到驚訝,他發現戴奧尼亞軍隊正在前進的隊形赫然跟羅馬軍隊改制後的戰術陣型很相似,這讓他猛然意識到:戴奧尼亞人很可能不用花費很多的時間去排列陣型,就可能直接向自己發動進攻,如果他在這裏強行撤退,很可能會被對方追擊,而導致隊伍混亂,造成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