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錫拉庫紮十年往事(上)(第2/2頁)

在這個問題上,中立派的首腦艾斯亞魯巴與漢諾保持著一致。

最終,在元老院多數元老的支持下通過了一個決議:讓努米比亞的軍事長官米勒菲奧擔任出征大軍的統帥,而瑪哥不用出征,但伊比利亞必須派出不少於2萬人的軍隊作戰。

這個決議不但與瑪哥等人期盼的結果完全相反,也大大的有損他們的利益,因此得到消息的瑪哥拖延決議不執行,卻派使者攜帶重金到迦太基遊說眾元老。

雙方在來回的扯皮中,往西西裏派遣軍隊一事卻一直被拖延。

……

就在迦太基元老院為出征的事爭論不休之時,錫拉庫紮議事會也同樣在進行著激烈的爭論。

十幾年前,錫拉庫紮還是西西裏島最大的希臘城邦,甚至是整個希臘世界最強大的城邦,在僭主狄奧尼修斯的統治下,錫拉庫紮人打敗了強大的迦太基人,征服了大半西西裏的土地,成為西西裏島的霸主。狄奧尼修斯甚至還率近十萬大軍北上,跨海進攻大希臘,企圖擴展自己的疆域。

然而,在同當時新崛起的戴奧尼亞聯盟進行了半年的戰爭中,明顯實力占優的錫拉庫紮人卻最終在海戰和陸戰雙雙遭受慘敗,甚至戴奧尼亞的軍隊還攻上了西西裏島,導致錫拉庫紮人發動了叛亂,推翻了狄奧尼修斯的統治,狄奧尼修斯及其家人最終也遭到斯巴達的背叛而被謀殺。

從狄奧尼修斯的獨裁統治下解放的錫拉庫紮人決定不再重蹈覆轍,民眾們委托在推翻狄奧尼修斯統治的過程中起著主要領導作用的赫羅利斯組建一個全新的錫拉庫紮民主政府。

但是,赫羅利斯卻另有想法。在狄奧尼修斯統治期間,他擔任過城邦重要的公職,同時他還認真研究過戴奧尼亞的政治體制,因此他反對狄奧尼修斯,是因為狄奧尼修斯的過於殘暴和對民眾的壓迫太重,並不意味著他對民主制的完全認同。相反,他認為民主制度過於的自由散漫,沒有效率,容易造成混亂,尤其是在錫拉庫紮經歷了慘敗、急需要快速恢復國力的情況下,更應該將權力集中,迅速的作出各種有利於城邦發展的決議。

因此,他遲遲不組建新的政府,反而利用自己戰時最高領導者的身份頻繁的頒布各種決議,而這些決議往往都是未與其他人商議而由他獨自決定的,這遭到了民眾的非議。

在這期間,有兩件事讓他在民眾中的聲望大幅度降低。

第一件事,錫拉庫紮曾經的一位民主派重要人物泰阿根尼斯因強烈反對狄奧尼修斯的統治而被逮捕,本來要被處以極刑,他卻因為朋友的幫助,居然逃脫了囚禁,並且逃離了西西裏。在狄奧尼修斯的統治被推翻之後,他居然帶著幾艘戰船和一些士兵返回了錫拉庫紮。

民眾們基於他以前反抗狄奧尼修斯的英雄事跡,對他的到來進行了熱烈的歡迎,並且在公民大會中選舉此人為將軍,希望他能進入錫拉庫紮的戰時將軍執行委員會,制衡赫羅利斯日益膨脹的權力。

但赫羅利斯居然否決了公民大會的選舉結果,並且強調“任何決議皆需要征得他的首肯。”這件事讓民眾非常的氣憤。

但是在之前赫羅利斯頒布的一項決議中,將狄奧尼修斯曾經分配給雇傭兵們的大量肥沃土地分配給了港口的平民,並且賦予他們完全的公民權,因此得到了港口區民眾和自由民的完全擁護。

此外,戰時將軍執行委員會中,法萊庫斯、斯泰西科斯……等人都是赫羅利斯的朋友,是他的支持者,因此看起來似乎他的權利無可撼動。

第二件事,就是戴奧尼亞雖然同意釋放所俘虜的錫拉庫紮士兵和水手,但是戴弗斯卻提出了條件,要求錫拉庫薩作出戰爭賠償,以彌補錫拉庫紮軍隊對大希臘所造成的損壞,同時也是這些俘虜的贖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