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局勢轉變(第2/2頁)

船隊最終到達利吉姆港口,阿爾西比達斯和菲墩帶領著大量的民眾前來迎接。

普羅特西勞斯宣讀了戴弗斯國王對自己的任命,在場的民眾沒有一個大聲表示反對,反而因為看到士兵們護送上岸的大批糧食而面露喜色。

普羅特西勞斯同時宣布了另一份任命,這是由戴弗斯國王和元老院共同簽署的,推選阿爾西比達斯和菲墩為戴奧尼亞王國元老。

利吉姆民眾們發出了歡呼聲。

但是,這兩位新任的元老還不能立刻前往圖裏伊,而是要暫時留下來,協助普羅特西勞斯接管整個城邦的事務。

有他二人的全力協助,又有一千名第七軍團士兵維持秩序,再加上普羅特西勞斯在這十幾年行政經驗所磨練出來的政治手腕,整個接管利吉姆的過程還比較平穩。

而在十幾天之後,阿爾西比達斯和菲墩接到了元老院的邀請,讓他倆前往圖裏伊參加今年的戴奧尼亞全國議員大會。

而在這個時候,第一軍團的傷兵和死者的遺骸已經被送回了圖裏伊。

此時正值戴奧尼亞王國議員大會和護民官大會即將召開,同時每年的王國足球決賽也將舉行。在王國14年1月1日(即公元前379年),按照王國建立以來形成的傳統習俗,在新年的第一天,國王、元老們、以及全國各城市地方議會的議員代表、護民官代表齊聚在神聖之丘的哈迪斯神廟前。

作為大祭司的戴弗斯國王大聲的頌讀了祭奠英靈的訃文。

在莊嚴肅穆的音樂聲中,宮廷衛士踏著穩重的步伐,將刻滿的戰死在沃爾西和坎帕尼亞的士兵們的名字的石碑擡進了英靈殿,從此他們將接受冥王的庇佑和民眾的瞻仰,同時他們的英靈也將守護著這片他們用生命保衛過的土地。

正因為如此,同樣來祭奠的死者的親屬們盡管神情悲痛,卻很少有人失聲痛哭的,相反在眼中都有著驕傲和期盼。

第二天,同樣是這一批議員代表、護民官代表坐在了戴奧尼亞主競技場的貴賓席上,觀看了熱鬧非凡的王國足球決賽開幕式、以及隨後的第一場比賽。

對於那些來自道尼地區、第一次來到圖裏伊的議員們而言,5萬多觀眾齊聲歡呼的沸騰場面震撼了他們的精神,精彩的比賽場面也吸引了他們的眼球……

第三天,議員大會召開。

會場是在元老院大議事堂,這個能容納上千人的會場終於能夠完全的發揮作用,被坐得滿滿當當。為了保證與會的人員都能聽清,在會場中央的講台四周安排了十多名傳音者。

當然,按照以往的慣例,在大會開始後不久,所有的議員就對利吉姆加入王國進行了鼓掌歡迎。

接下來,這一次與會人員的注意力都放在兩個議題上——旱災和戰爭,所以當農務大臣布爾科斯講述完在去年王國內的賑災情況和今年將要在農業上采取的一些新的舉措後,議員們發言踴躍。

其中有一名來自烏迪埃的梅薩皮議員所說的話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這位老人也經歷過20多年前的南意大旱災,由於梅薩皮人可不像希臘人一樣海貿繁榮、可以四處購糧,還可以去殖民,所以他親眼看見不少梅薩皮人就活活餓死在他眼前,而對於這一次不亞於20多年前的旱災,到至今為止,他還未聽聞有一個梅薩皮人餓死的消息,因此他激動的大聲贊揚了王國的賑災功績,這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當然也有人表示了擔憂:“雖然旱災已經結束,但國內的糧食供應卻越發的緊張,何況現在戰爭又爆發,國內的糧食能不能撐到今年的秋收?”

注:百人團大會是羅馬三大公民大會的一種,現階段它是最高級別的公民大會,根據財產和階級來組成的百人團只能有一個意見,並且按照百人團地位,從高到低來依次投票,當提議獲得半數以上支持時,投票立即終止,往往後面的百人團常常沒有投票的機會,而他們大多是平民組成。

另兩種是庫裏亞民會和特裏布斯民會,庫裏亞民會完全是只有羅馬氏族才能參加民會,平民完全被排斥在外,它在王政時期具有很大權力,而現階段權力大大削減,但還處理一些有關貴族的事務。而特裏布斯民會現階段還只是羅馬平民們按照自己所屬的特裏布斯來舉行的集會,所產生的提議只對平民有效。百年之後,它才成為羅馬的主要立法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