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塞克利安的任命(第2/2頁)

“瞧你這個樣子,看來已經是等不及了吧。”戴弗斯打趣道。

“可不是嗎,陛下!我在塔蘭圖姆的那個小海灣裏,已經呆了快十年了,都快忘了怎麽駕駛戰船了!”塞科利安也開玩笑地說道。

“看來我要重新考慮換一個海軍統帥。”戴弗斯一本正經地說道。

“在王國內還有比我更好的海軍將領嗎!”塞克利安立刻回應道。

兩人都哈哈的笑起來。

“這一次派你去西西裏,統率第一和第三艦隊,去同迦太基的海軍作戰。第三艦隊海軍長官弗拉裏奧斯是你昔日的手下,指揮起來也比較方便,你還有什麽要求嗎?”戴弗斯正色地說道。

“能不能將第二艦隊也派歸我指揮?”塞克利安毫不客氣的提出自己的要求。

戴弗斯搖搖頭:“米多拉德斯的艦隊需要在西海岸牽制住羅馬人。再說,第一艦隊將近6萬人遠赴西西裏之後,軍糧大半靠王國來供給,你也知道王國剛剛經歷了旱災,南意各城市都糧食緊張,我可是把埃及運送來的糧食優先配備給了你的艦隊,如果再增加個三四萬人,恐怕你統率的海軍大半就得餓肚子了。”

現在的戴奧尼亞王國中有四支艦隊。第一艦隊主要駐地在塔蘭圖姆、第二艦隊駐地在特裏納、第三艦隊在卡塔奈、第四艦隊在布林迪西。由於組成一支艦隊所需的人手非常多,原則上都是就近配屬,比如:第一艦隊主力駐紮在塔蘭圖姆大港的西北角,從那裏到梅塔蓬圖姆的土地基本都分配給了第一艦隊的水手、舵手們,還有部分水手來自塔蘭圖姆、梅塔蓬圖姆、赫拉克利亞……因此每一次第一艦隊訓練時,他們都能攜帶足夠的口糧,及時趕到基地。

此外,戴奧尼亞艦隊的作戰主力是烏鴉戰船,主要作戰方式是接舷戰,它是需要有大量步兵上船廝殺的。在南意戰爭時,步兵完全是由陸軍軍團來提供,但在王國建立之後,塞克利安向軍務部提出建議,他認為:每一次都由軍團來參與海軍的作戰,在平時的訓練中很難協調(因為艦隊駐地和軍團駐地不在一起,而且不可能和每個軍團都進行訓練),在戰爭中又無法完全發揮軍團的威力(因為會時不時被抽調去艦隊上作戰),還不如讓各支艦隊自己配備專屬於海軍的步兵,讓他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海上廝殺,以及對敵人海岸線的侵擾……

軍務部對他的建議爭論不止,這份報告最後傳到戴弗斯手中,戴弗斯爽快的簽署了“同意”。因為,他心中很清楚,海軍從來都是用來進攻的,他們需要擁有一支自己的海軍陸戰隊。

為此,海軍的駐地就需要有足夠的土地來安置水手和艦隊步兵們。所以,第二艦隊在特裏納,那裏有歐菲米亞平原;第三艦隊在卡塔奈,那裏有肥沃的卡塔尼亞平原;第四艦隊在布林迪西,而布林迪西城本身就是一個海軍基地;而第一艦隊除了在塔蘭圖姆,還有分艦隊駐紮在緒巴裏平原南部的軍港中。因此,每一次艦隊的規模都相當龐大,尤其是第一艦隊,其人數完全超過了五個陸軍軍團的總和,一旦遠離了駐地,糧食的消耗是巨大的。

塞克利安當然知道這其中的利弊,也就不再強求,隨即又提出一個敏感的問題:“我去了西西裏,在指揮作戰上是誰做主?是我還是新任命的西西裏指揮官普羅索烏斯?”

戴弗斯凝視著他,鄭重地說道:“原則上,海軍由你負責,陸軍由普羅索烏斯負責,海陸軍通力合作,共同保衛我們在西西裏的領地,消滅入侵的迦太基軍隊。你和普羅索烏斯商議軍事計劃的時候,西西裏總督西普洛斯也將參加,當你們雙方爭執不下時,他將做最後的裁決,一旦計劃確立,就必須全力執行,不得有任何推諉和拖延。”